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02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心能力理论

【答案】美国学者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一项能力能否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

①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企业创造顾客可以识别的和看重的且在顾客价值创造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价值。

②独特性。与竞争对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即使不是独具的,也必须比任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

③延展性。核心能力是企业向新市场延展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核心能力的延展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

企湘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一体化、多角化和加强型战略等战略形式在企仲内扩张; 另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出售核心产品、非核心能力的虚拟运作和战略联盟等战略形式在企业间扩张。

2. 人际沟通

【答案】人际沟通是一个过程,是指通过共有符号、标记或行为系统,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信息的活动。在企业中,沟通除了包括通常意义的沟通之外,还包括能够及时有效地产生、收集、分发、存储企业信息,直至最终处置信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或语言的文字形式)来进行的。

(2)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消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3)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需彼此了解对方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和动机,而信息交流的结果会改变人的行为。

(4)在人与人的信息沟通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这种障碍不仅是由于信息通道(即传递)的失真或错误,而且还由于人们所特有的心理障碍所产生的。

3. 情感式沟通

【答案】情感式沟通是按照功能划分沟通类别的一种,与工具式沟通相对存在。情感式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就各自的感受进行交流,进而获得对方在精神上的同情、谅解和支持,最终达到改善彼此之间关系的目的,其特点是间接委婉、生动感人、相对个性化。

4. 有机式组织

【答案】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组织。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地做出调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处在不稳定或不可预测环境下的组织。

二、简答题

5. 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答案】诱发企业创新的各种不同因素可归纳成以下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

(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不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一经出现,企业就应正视其存在,并对之进行认真的分析。了解了这种变化,发现了这种机会,企业便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组织的创新。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当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或内部经营条件的假设与现实相冲突,或当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不相一致时,便出现了不协凋的状况。这种不协调既可能是己经发生了的某种变化的结果,亦可能是某种将要发生的变化的征兆。因此,企业必须仔细观察不协调的存在,分析出现不协调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创新。

(3)过程改进的需要

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工作(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行业结构主要指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力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集中或分散度; 市场结构主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有关。这些结构既是行业内或市场内各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活动。行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一旦出现了变化,企业必须迅速对之做出反应,在生产、营销以及管理等诸方面组织创新和诃整。

(5)人员结构的变化

人口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作为企业经营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作为企业产品的最终用户,人口的数量及其构成确定了市场的结构及其规模。有鉴于此,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可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契机。

(6)观念的改变

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念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态度; 消费态度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决定一种具体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因此,消费者观念上的改变影响着不同产品的市场销路,为企业提供着不同的创新机会。

(7)新知识的产生

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将为企业创新提供异常丰富的机会。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新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是最受企业重视和欢迎的。

6. 简述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答案】(1)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①潜层次的精神层。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②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休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内隐部分)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③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既包括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显现层是组织文化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人们最易于感知的部分。

(3)组织文化的内容

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核心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

①组织的价值观。指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成员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②组织精神。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

③伦理规范。指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公众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

7. 试述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答案】(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倡导的一种组织类型。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