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611公法之《宪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进一步说明其含义和意义。

【答案】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社会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就是扩大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就其规模来说,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②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③以上三个条件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如果遭到破坏,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2)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就是扩大再生产。

①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

a. 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b. 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②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I 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II 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③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也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I 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二是第II 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怎样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归根结底,是以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为根本依据的。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a. 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与资产阶级作斗争。

b. 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c. 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战胜各种错误思潮和机会主义,保证无产阶级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d. 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成为工人阶级其他组织的领导核心。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a.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

c.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2)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基本原则,决不能动摇。

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党要实现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

a.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b.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c.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d 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a.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b.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c. 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d.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e.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3. 结合实际以及自己的体会谈谈:人的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各自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实现?

【答案】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现这一过程,要完成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两次能动的飞跃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反映事物的实质内容。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更要通过自己理性地思考分析,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欺骗。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