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今年12岁,刚刚读完小学六年级,将要到一所中学上初中一年级。小强的爸爸、妈妈在同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原先的收入不算少,一家人的生活还不错,小强的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最近的企业改制中,小强的爸爸、妈妈相继被裁员,双职工家庭变成了零就业家庭,只能靠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勉强维持生活。家庭发生变故后,原先性格开朗的小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找小伙伴玩耍。眼看暑期就要结束,小强突然向父母说出不想再去上学的想法,让本来就十分焦虑的父母更加坐卧不安。于是,小强的父母向社区工作站求助。接到小强父母的求助后,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强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从谈话中小张了解了小强变化的症结所在。原来,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把包括小强的父母在内的所有申请者的资料都张榜公布在社区告示栏上,更让小强受不了的是,社区居委会还与他就读的小学取得联系,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家中的事情。虽然居委会的出发点是想让学校也对小强给予照顾,但小强从此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厌学的学生。 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强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属于社会工作的哪个领域?2.上述案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介入才能解决问题?
方案设计题: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如今在你所工作的高校社区里有许多已退休的高校教职员工,请针对这些老人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岳某(女),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国外。近来岳某心事重重,经常晚上失眠,唉声叹气,原因是岳某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焦点是房子问题。儿媳嫁来的时候,岳某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刚开始两个人还能相处,但时间一长,两人总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口角。后来,老两口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住,矛盾暂时得以解决。近年来,房子涨价,老两口下决心用养老的钱又买了一套房子,房产证只写了老两口的名字。结果,儿子和儿媳对老两口的做法产生了不满,认为现在两套房子的产权证上都没有他们的名字,两位老人显然是想把房子留给女儿。儿媳甚至对岳某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老两口将来的养老问题她一概不负责。 问题:1.上述案例中,岳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岳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方案设计题: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你发现,你所在的社区属于年代较久的一个老型社区,社区老年人的比例较高,而很老年人孩子都不在身边,且他们的社交网络比较薄弱,很少有机会参与外面的活动。同时,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呼声:退休在家很无聊,社区中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供他们休闲,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与发展。请针对这个情况,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来为他们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个人在医疗、就业方面发生了困难,特别是身患重病时,由于治疗费用高,个人无力承担,在就医与个人生活上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困难。其中一些人依靠社会公众捐款解决就医困难。对这些人来说,无钱就医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但是,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却是个社会问题。 问题:试从"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就上述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王仁,男,1983年6月出生,技校毕业,赋闲在家,非常渴望找到工作,但由于其智力水平有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一旦有了就业机会也经常因面试时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他平时很少出门与朋友来往,社交圈比较狭小,除了偶尔在家看球赛、打游戏机之外并无太多兴趣爱好。王仁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勤恳踏实,但碰到困难就会失去耐心与信心:有时脾气倔强、态度固执,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
问题: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2.试析上述案例中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