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12政治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两党制是指两党制是指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以取得垄断性执政权的体制。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的例子。在两党制中,并非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指有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除了它们之外,其他政党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小,只能参与并影响政权,却小能单独掌握政权。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有:

(1)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虽有独立候选人或第三党候选人出现在选民面前,因限于选举制度及自身实力的悬殊,这种两党格局一直未曾被打破。

(2)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竞选过程中,两党互相攻击对手,吹嘘自己。竞选结束后,作为反对派监督政府,要牵制执政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两党不会联合执政。

(3)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这种选举制度有效保证了两大党的垄断地位。

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有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

①定义:宗教宽容是指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宗教与世俗社会之间应当本着宽容原则,相互容忍,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和保障宗教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

②表现:

a. 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宽容。国家、政府及其官员在信仰问题上保持中立,国家不得确立“国教”,也不得在宗教生活中采取带有歧视、压制甚至是迫害的行为;

b. 宗教团体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宗教团体与异宗教信徒之间,还有不同的宗教信徒之间都相互平等、相互尊重。

(2)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

①定义: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是宗教宽容的必然产物,所谓多元化,即多种宗派并存发展,整个宗教格局呈现出种类繁多、派系林立的状况。

②表现:

a. 一些传统的宗教不断出现分化,从而产生出许多新的教派;

b. 新的教派层出不穷;

c. 传统教会内部突出的离心倾向。

(3)世俗化与理性化

①定义:“世俗”是针对“神圣”而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世俗化也就是指宗教日益关心世俗世

界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关心上帝天国或彼岸世界。

②表现: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淡化了对遥远天堂生活的追求,也不再只注重上帝的永恒道德和戒条,而更多地追求现实的利益和享乐。

3. 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案】(1)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2)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3)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应该能够被经验地证明。行为主义政治学采取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他们利用调查和计量的数据和结果,来验证人的行为动机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它大量采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手段。

(4)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①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②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③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④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⑤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⑥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5)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仅仅依赖它。因为自然科学对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加任何价值评价的,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的前提。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立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

4. 列宁把国家消亡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请简要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内容。

【答案】列宁认为国家的消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阶段

社会生产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发展,无产阶级队拓不断扩大,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条件。

(2)社会主义阶段

从经济方面看,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解决了所有制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了国家存在的社会条件,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使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因此,在分配领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只要是按劳分配就必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就需要国家和法律。

从政治方面看,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但由于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要有阶级斗争的存在,国家就不会消亡。

(3)共产主义阶段

到了共产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别消失了,分配领域里实行“按需分配”,因此就不需要法,也就不需要国家了。因为“按需分配”表明:

①人变了。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要求全面发展的人进行劳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了这种发展趋势。这样,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消灭了。

②人对劳动的态度变了。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特别是人们都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都能尽自己所能进行劳动。

③人与人的关系变了。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为私利的竞争了。由公共生活规则代替了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都习惯地、自觉地遵守生活规则,因而,无需国家强制,无需暴力,也就是不需要强制性的国家机关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就会自行消亡。

5. 在两党制国家,两大党之外的小党为什么难以发展壮大?

【答案】在两党制国家,有许多两大党以外的小党存在着,他们难以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

(1)自身政治力量很小。小党自身力量小,难以应对争取选民上台执政的巨大压力。

(2)选举制度的限制。大部分两党制国家都设定单人选区多数制的限制,选民不得不把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向两个主要政党,从而使小党难以发展壮大。

(3)政治文化的限制。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方式的相对稳定性,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维持传统的两党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6. 简述我国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