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5政治学之西方政治思想史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功利主义

【答案】功利主义也称效益主义,是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流派。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思想家有米尔、边沁等。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 反之即为恶。以此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其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和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准。是一种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

2. 洛克

【答案】洛克是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3. 启蒙运动

【答案】启蒙运动是指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思想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先驱,揭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在伏尔泰之后,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马赫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推祟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抨击天主教救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构成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 分权与制衡(汉弥尔顿)

【答案】分权与制衡是指汉弥尔顿的分权理论。汉弥尔顿一方面继承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一方面又做了修改。主张加强议会中富有者和出身高贵的人的力量,加强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力量,力图以此削弱民主的因素。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使三种权力相互混合、渗透以相互牵制,主要是想牵制议会。他主张给行政首脑以极大地权力,集权于一身以保障人民的利益。总统有权

否决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形成对议会的牵制。法院不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干预,独立行使司法权,即司法独立。最高法院有判决议会法案违宪的权利,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议会的权力。他在主张行政权、司法权对立法权牵制的同时,也赋子议会对包括总统在内的行政人员的弹勤权,这样达到政府各部门权力的平衡,保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5. 日月论

【答案】日月论是中世纪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代表之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务的权力都交给了教会,教会主动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某些人,而将管理精神事务的权力留给自己掌管。因此,世俗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黔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力与皇帝权力的关系比作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力是太阳,皇帝权力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力来自教皇。这就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

6. 宗教改革

【答案】宗教改革是指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政教体系,为后来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过度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也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而狭义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限定在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出台为止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7. 孔德

【答案】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德深受圣西门思想的影响。后来,孔德与圣西门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两人的决裂。孔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实证主义思想体系。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和《实证宗教教义问答》等。他最早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他主张社会团结和秩序。

8. 三权分立

【答案】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衡的一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

它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诊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具体体现总统与国会、

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统有权签署或有条件地否决国会决议的法案,有权推荐各级法官被政府任用; 国会批准总统对官员的提名,并以“委员会批准制度”来制约行政部门的决定:法院审查总统和国会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9.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10.斯宾诺莎

【答案】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著名政治思想家,著有《伦理学》、《神学政治论》。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将自由看作政治的目的,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述。他继霍布斯之后,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论证,特别是从伦理学角度对自然权利做了详尽的阐述,论证了私有财产权和思想自由权的永恒性和合理性,加上他的演绎推理方法和对神学的批判,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11.简述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

【答案】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现代化的理论繁杂而庞大,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包括权威的合理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化二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如下:

(1)权威的合理化

权威的合理化具体指由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

理性化的权威对外坚持民族国家的主权,以抵抗外国的影响; 对内坚持中央政府的主权,以控制地方性和区域性权力。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国家的整合,把权力集中于公认公共机构手中。

(2)政治功能专门化

各种专门职能部门,如立法、军事、行政和科学等应从政治王国中分离出来,由专门化的机关去执行,科层组织变得更精密、更复杂、更有纪律性。具体职位和权力的分配以个人的成就为标准。

(3)政治扩大化

政治现代化包含着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地参与政治。在现代国家中,不论是动员性参与还是自主性参与,公民己直接置身于各种政府事务中,并受其影响。整个社会的各个阶级或团体在超于村镇层次上参与政府以及创立能够组织这种参与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政治现代化的最基本要素。

亨廷顿认为,要达到政治现代化的三个标准,必须满足两个前提:①国家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推动社会的经济改革; ②国家有能力将新生的社会力量纳入制度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