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邑大学物理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血清蛋白质溶解在缓冲溶液中,改变pH 值并通以一定电压,测定电泳距离为:
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试确定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并说明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与即为等电点
值关系。
图,
【答案】等电点时,胶粒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无电泳现象,电泳距离为零。作
由图可得,等电点处
带正电。
2. 节流膨胀过程
当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当时,蛋白质分子
的依据是什么?
经节
【答案】节流膨胀过程是等焓过程,即dH=TdS+Vdp=0, 由此得
流膨胀压力降低,故熵增加。
3. 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测定纯溶剂及稀溶液的凝固点?并示意画出纯 溶剂与稀溶液的冷却曲线(电子贝克曼读数随时问变化曲线)。
【答案】实验采用过冷法测定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其步冷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
4. 将的油酸在水中乳化为半径为的小液滴,构成乳状液,系统增加界面面积处
于不稳定状态。若此时再加入一定体积的力降低到
皂液就可使乳状液变为相对稳定的状态,试分析皂
加入皂液后可使油酸与水的界面张
液所起的作用。(已知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为
【答案】乳化剂稳定乳状液的原因包括:①形成扩散双电层,使液滴间产生静电排斥力;@形成牢固的定向楔界面;③降低界面张力等。
在油酸与水形成的乳状液中皂液的稳定作用主要原因是:,
①皂液作为表面活性剂,将乳化后的油酸液滴包围起来。皂分子的憎水基团与油酸分子接触,亲水基团朝向 水分子而产生静电和空间排斥力、极性基团的溶剂化层产生的斥力。静电力和斥力阻止了高度分散的小油酸液滴 重新聚集成大液滴。
②加入皂液后,
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从
降低到
降低了系统的界
面自由能,也即降低了界面张力。
5. 设一定域子系统有三个独立的一维谐振子组成,若系统总能量为振频率。问:
(1)该宏观状态共有几种可能的能量分布? (2)每种能量分布拥有的微观状态数是多少? (3)哪个能量分布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1)一维谐振子能级公式A 分布:三个振子都处于B 分布:一个振子处于C 分布:A 分布:B 分布:C 分布:
粒子系统总微观状态数
6. 在三氧化二砷的饱和水溶液中,缓慢通入
(2)说明电势与表面电势的主要区别及(3)电势?
【答案】(1)采用
为稳定剂,即
胶粒易于吸附
离子带负电。
微观状态数为1。 二个振子都处于
微观状态数为3。 总振动能
共有三种分布
为一维谐振子的谐
能级各分布一个振子,微观状态数为6。
(2)每种能量分布拥有的微观状态数:
(3)能量分布C 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拥有微观状态数最多的分布出现的几率最大。
可制备
溶胶,
为稳定剂。
(1)写出胶团结构式,说明胶粒的电泳方向。
电势的物理意义。
何者聚沉能力最弱?电解质引起聚沉是影响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的哪个
胶团结构:(2)主要区别
:时,才能呈现出
(3)因的物理意义:
胶粒带负电。
电势是切动面与液体本体之间的电势差,只有固一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
电势越大,表明胶粒带电越多。
可知,
中正
电势;表面电势(热力学电势)是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胶粒带负电,故起聚沉作用的是正离子。比较
离子的价数最低,聚沉能力最弱;电解质引起聚沉影响电势的大小。
二、计算题
7. 今有电池如下:
已知在298.15K 下,上述电池的标准电动势①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②在298.15K 下,实验测得③计算阳极反应:阴极反应:
电池反应:
②依据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所以
因为
所以
则
③设计电池:
其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已知
在溶液中的浓度为b 时,上述电池的电动势
问此条件下溶液中
浓度为b 时之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的活度积
【答案】①题设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的质量摩尔浓度b 为多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