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由n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在红外光谱中能有多少基本振动形式?反映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有时会增多或减少,解释其原因。

【答案】如果是线性分子有性的,在谱图上不出现峰;

②有些不同的振动因频率相同而发生简并;③有的振动频率超出仪器检测范围或有的振动频率相近仪器无法分辨。吸收峰増多的原因有:①倍频和组合频产生的吸收峰;②振动耦合或费米共振产生峰裂分。

2.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答案】EDTA 是多元酸,Y 有多种存在型体。当M 与Y 反应时,会释放出

同时H+的

,另外在不同的酸度下,M 也会有副反应发生而最终使得存在套与Y 结合(即Y 发生络合反应)

M 与Y 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受到pH 的影响而不能进行准确的络合滴定。故络合反应一定要在一定的PH 缓冲溶液中进行。

3. 在络合滴定中,在何种情况下不能采用直接滴定的方式?请举例说明。

【答案】不能直接滴定的条件主要有三种:

(1)待测离子与EDTA 配位反应速率较慢,

不能满足闭指示剂,如

等;

等的滴定;

(2)滴定反应没有变色敏锐的指示剂指示终点,如

4.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系统误差是在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对测定值的影响比较恒定,可以消除;随机误差是由一些随机因素引起的,又称为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不可被校正,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予以减少。二者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 简述在重量分析中杂质玷污沉淀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案】(1)重量分析中杂质玷污沉淀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共沉淀:表面吸附共沉淀是胶体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可洗涤混晶共沉淀预先将杂质分离除去;吸留、包夹共沉淀是晶形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可陈化、重结晶。②后沉淀:主沉淀形成后,“诱导”本身难沉淀的杂质沉淀下来缩短沉淀与母液共置的时间。

第 2 页,共 25 页

个基本振动形式,是非线性分子则有个基本振动形式。

是红外非活

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较基本振动形式减少的原因有:①分子中有的振动形式

或本身易水解,或能封

(3)待测金属离子与EDTA 不能形成络合物或形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如碱金属。

(2)减少杂质玷污沉淀的方法有:①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②选择合适的沉淀剂;③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④改善沉淀条件;⑤再沉淀。

6. 有机沉淀剂的作用原理分为哪几类?

【答案】(1)螯合物沉淀;(2)缔合物沉淀;(3)利用肢体的凝聚作用进行沉淀。

二、计算题

7. 某学生用硼砂标定盐酸,有反应

做3次平行滴定,数据如表:

该学生应如何报告HCL

的浓度【答案】

(Na :22.98968 B :10.811 O :15.9994 H :1.00794 CL :35.4527)

报告结果HCL 的浓度为

8. 计算用0.10mol/LNaOH滴定0.10mol/L(pH=10.0)时的终点误差。

【答案】滴定至甲基橙变黄,pH=4.4时,第一滴定终点时,

第二滴定终点时,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

至甲基植变黄(pH=4.4)和百里酚酞显蓝色

第 3 页,共 25 页

9. 已知

(1)求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多少?(2)假设溶液的pH=13和为多少?

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问被EDTA 配合的镁的浓度(即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说明配合滴定测定钙硬度时,掩蔽镁离子方法的可行性。[武汉大学2003研]

【答案】(1)根据反应方程式,求得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设被EDTA 配合的镁的浓度(即解得:

)为X ,依据反应方程式列得如下等式:

(3)上述计算说明,在测定钙硬度时,若采用沉淀掩蔽法掩蔽镁离子,则溶液中残留的镁离子非常少,完全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故采用沉淀掩蔽法掩蔽镁离子的方法可行。

10.设计测定和混合物的方案(要求写明主要步骤、滴定剂、指示剂、其它主要试剂和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

【答案】准确称取试样m (g ), 用水溶样后,以HC1标准溶液滴定剂,耗

然后用丙三醇强化,加酚酞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

可得

的质量分数:

11.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终点时含有定同浓度

游离氨)中,用

滴的

总的副反应系数:

条件平很常数:

第 4 页,共 25 页

选甲基红为指示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分别计算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Cu ’和pCu 值。若用PAN 为指

配合物的各级累积常数

示剂,计算滴定的终点误差。已知CuY 的lgk=18.8, pH=10.0时1g

【答案】

的副反应的常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