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学及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史_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465 经济学及经济学说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恩格尔曲线

2.风险贴水

3.卡特尔

4.拉弗曲线

5.理性预期

6.马歇尔的价值论

二、判断题(判断必须给出理由,否则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如果某商品价格弹性绝对值为2,表明该商品价格每上升1%,需求量会上升2%。( )

2.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

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消费支出不仅与收入相关,而且还与财产相关。( )

4.收入消费曲线是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效用极大化变化的轨迹。( )

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

6.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是相同的,根据比价原则,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效用一般是相同的。( )

7.在IS 曲线上只有一个点的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实现了商品市场的均衡。( )

8.只有货币才能作为价值贮藏。( )

9.私人和工商企业由于来来利率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而要持有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余额。( )

10.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公共工程的不足之外是在萧条时期必须增加税收以便为政府财政支出融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亚当·斯密的“价值之谜”是指( )。

A .物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 .物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 .物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 .物品的效用和价值的矛盾

2.购买力平价说是由( )提出的。

A .伦敦学派

B .弗莱堡学派

C .新剑桥学派

D .瑞典学派

3.数理学派的创始者吉尔诺对市场结构的分析,是从分析( )开始的。

A .垄断革命

B .完全竞争

C .完全垄断

D .寡头市场

4.马歇尔认为暂时均衡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只以市场上卖者现有的存货为条件

B .只涉及可变成本的变化

C .以存货变化为主,可变成本变化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