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基础理论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487 经济管理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4X10=40分)

1.正强化

2.工作满意感

3.群体思维

4.矩阵组织

5.市场营销

6.市场定位

7.产品生命周期

8.委托-代理问题

9.寻租

10.等产量线

二.判断,如认为错误请说明理由(2X30=60分)

1.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知觉他人时会以个体的某个特征为基础形成对此人的总体印象。这种知觉误区会极大影响管理者的判断。

2.个性反映的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社会.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但不会受到偶然因素影响。

3.正强化和负强化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维持或者增强某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行为。

4.赫茨伯格认为,金钱只能消附和同工的不满,并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5.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则会有比较高的绩效。

6.冲突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群体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其价值。

7.领导特质理论认为,某些特质是邻居成功的必要条件。

8.有机式组织结构优于机械式组织结构。

9.由于组织文化特殊价值,因此,如果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员工的强烈认同的话,那将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10.群体的工作效率与群众的规模没有关系。

11.研究发现,群体的决策效率与决策效果优于个体决策。

12.市场营销活动通俗地讲就是产品推销活动。

13.4Ps 是一种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14.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等都是生产者的促销手段。

15.目标市场就是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它是企业选择和确定市场细分的基础与前提。

16.寻找市场空隙是指企业寻找市场上未得到满足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是企业的一种市场定位策略。

17.价格进攻是一种市场挑战者战略。

18.损益平衡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的一种。

19.渠道系统可以分为垂直营销系统和水平营销系统。

20.产品线就是某种产品生产线的长度。

21.随着收入增加,食物支出的比重越高,就说明人们越贫穷。

22.根据边际产出递减规律,若其他投放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种投放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渐减少。

23.大规模生产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或者说,生产扩大能够带来规模收益递增。

24.合约的谈判.签订.执行.监督.惩罚.终止等都会发生费用,这些费用被称为交易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