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认为语言是后天形成的_____。

【答案】一套习惯

【解析】刺激一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早期)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后期)。其认为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十分重要的。

2.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__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史加重视_____。

【答案】学生; 学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

,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

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

3.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角度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从_____划分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作文分别属于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评卷的客观化程度; 试题的体型角度; 客观性分立式; 客观性综合性; 主观性综合性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客观性试题指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

4. 研制“汉语____语料库系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和水平考试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答案】中介语

【解析】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基本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做一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有关的汉语本体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来自汉语中介语方面的语料和数据。

5.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的能力。

【答案】说; 写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

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6.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_____练习等等。

【答案】记忆性(感知性、应用性)

【解析】练习是指刺激一一反应的重复,这种重复并非同一刺激一一反应的机械重复,而是以改善知识、技能学习效果为目的的理解性重复。

7. 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的教学_____的教学。

【答案】第二语言

【解析】对外国人来说,本国的语言是自己的母语,而汉语则是一门外语。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则完全异于母语的学习。

8. “版式设计、装帧、插图等形式上活泼醒目”体现的是教材编撰的_____原则。

【答案】趣味性

【解析】教材的趣味性原则是指教材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能吸引学习者,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让相对说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9. 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____,又是一种_____。

【答案】第二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一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1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而制订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_____。

【答案】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基本要求

【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1.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_____构成的。

【答案】言语交际能力

【解析】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是后天的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的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12.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____,以教师为_____。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_____和_____的规律。

【答案】中心; 主导; 学习; 教学

,根据“学”的需要【解析】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服从“学”

,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选择题

13.教学编写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 )

A. 语言学

B. 心理学

C. 教育学

D. 逻辑学

【答案】ABC

【解析】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是理论基础。教材编者要具有理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教材的编写。

14.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

A. 分立式测试

B. 标准化测试

C. 综合性测试

D. 水平测试

【答案】A

【解析】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例如填空、改错、多选等。分立式试题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具备一定的客观性。

15.《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

A. 王还

B. 邓懿

C. 吕叔湘

D. 周祖谟

【答案】D

【解析】周祖谟,中国文字、音韵、训话、文献学家。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国学季刊》、《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编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他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