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21(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旧时童蒙教材中由南朝周兴嗣所编的是《_____》
【答案】《千字文》。
【解析】周兴嗣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撰有《皇帝实录》、《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文集十卷传世,但流传最广、最久远的,则是《千字文》。《千字文》是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是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其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2. 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
【答案】司马睿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其中的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先后延续了一百余年。
3. 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话的学问称为_____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话、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4. 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5. 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殿试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6. 《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7. 中国有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湖南的_____和四川的蜀绣。
【答案】湘绣
【解析】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8.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答案】黄帝内经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联合创作。《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二、选择题
9. 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是( )。
A. 溺桥
B. 卢沟桥
C. 赵州桥
D. 宝带桥
【答案】B
【解析】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以后虽有修补而原貌未变,至今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称它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0.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 ),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答案】B
【解析】颜师古注曰:“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宛如景在画中,妙不可言。
11.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_____)。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 印刷术传到外国
【答案】C
【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2.东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
A. 西安
B. 北京
C. 洛阳
D. 许昌
【答案】C
【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继位,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
13.( )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
A. 净土宗
B. 华严宗
C. 密宗
D. 禅宗
【答案】D
【解析】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称作禅。它的特点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
14.以下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著作是( )。
A. 《三国志》
B. 《三国演义》
C. 《汉书》
D. 《后汉书》
【答案】A
【解析】《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一期的纪传体国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