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衡阳之所以被称为衡阳,是因为它位于衡山的_____。
【答案】南面。
【解析】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衡阳因位于衡山南面而得名。
2. 唐代_____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历程。
【答案】禅
【解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是在融合印度大乘佛学和中国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发韧于六朝,至隋唐而趋于成熟。从唐末开始,禅宗具有了压倒其他各宗派的绝对优势,成为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到宋代理学产生和佛教禅宗流行以后,可以说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基本上结束了。
3. 《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_____朝。
【答案】清
【解析】清代的大类书称为《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
4. 根据老子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_____,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
【答案】道教
【解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具有很大影响的宗教。东汉末年,有河北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奉《太平经》为经典,以老子为教主,创立“太平道’,,也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广收道徒,发动了黄巾起义。这就是道教的早期派别。道教认为,“道”清虚自然,无为白化,人们只有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才能体“道”,认为老子就是“道”的化身。
5. 司马迁《史记》从_____开始记史。
【答案】黄帝时代
【解析】《史记》共130篇,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且《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6. 公元618-907是中国_____朝时期。
【答案】唐
【解析】公元618年,隋场帝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陇西豪族、驻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7. 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8. 南宋理学大师_____创立的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朱熹
【解析】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9. 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成书的《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答案】颜氏家训
【解析】到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出了一位教育家颜之推,他搜集历代家教典故,结合自己的家教实践,写成《颜氏家训》二十篇,其中有“教子”、“勉学”、“兄弟”、“治家”、“风操”、“慕贤”、“涉务”、“杂艺”等篇目,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其精华部分在塑造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10.到目前为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答案】34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全国行政区划也有过不少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1.秦王_____灭六国统一中国。
【答案】赢政
【解析】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仅十年工夫,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灭掉六国,
统一了全中国,秦王赢政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二、选择题
12.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
A. 唐朝
B. 汉朝
C. 秦朝
D. 隋朝
【答案】C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了彪炳史册的三大水利工程:一是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在现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市:二是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三是由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
13.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而非最高学府是在( )统治时期。
A. 隋文帝
B. 隋场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答案】B 。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晋朝时,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北齐时,改国子学为“国子寺”,南朝的宋文帝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隋唐一统天下,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隋炀帝时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这样,国子监的职能便相当于后来的教育部。唐代承袭隋代的制度,但学校的体系更加完备,在中央设立“六学二馆”,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国子监在发展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己取代国子学,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到清代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惟一的最高学府,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14.“青莲居士”是谁的号? ( )
A. 李白
B. 杜甫
C. 自居易
D. 欧阳修
【答案】A
【解析】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