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减少尿量的首选治疗是() 加压素水剂长期替代。 每天肌内注射油剂鞣酸加压素。 口服去氨加压素替代。 加压素水剂与氢氯噻嗪合用。 非激素类抗利尿药物。
下列属于由内分泌疾病而引起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摄水过多。 急性肾衰多尿期。 应用利尿剂。 中枢性尿崩症。 慢性肾盂肾炎。
男性15岁,发热、咽痛2周后出现双眼睑及下肢水肿,伴乏力血压170/95mmHg,尿蛋白(++),尿红细胞5~10个/HP,血肌酐130μmol/L,血清白蛋白34g/L。该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泼尼松60mg/d。 青霉素静脉滴注。 休息和对症处理。 静脉补充白蛋白。 大剂量呋塞米利尿消肿。
患者,男,上唇左侧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影响进食和言语3天,头痛,畏寒,体温39℃,检查见:左侧上唇有1个直径为2cm的紫红色炎性浸润块,可见有多个黄白色脓头,并可见脓血性分泌物溢出,中央区见多个蜂窝状腔洞,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海绵窦静脉炎。 脑膜炎。 脓毒血症。 败血症。 中毒性休克。
患者,男,上唇左侧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影响进食和言语3天,头痛,畏寒,体温39℃,检查见:左侧上唇有1个直径为2cm的紫红色炎性浸润块,可见有多个黄白色脓头,并可见脓血性分泌物溢出,中央区见多个蜂窝状腔洞,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下列治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2%的碘酊局部外涂。 足量的抗生素。 早期可用苯酚烧灼。 炎症控制,肿胀局限后做保守性切开引流。 用高渗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盐水纱布局部持续湿敷。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危象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