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809建筑历史与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南禅寺
【答案】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1200多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其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2. 步移景异
【答案】步移景异是指在中国园林中,由于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以及游路设计尤为奇巧,所以在欣赏游玩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
3. 枋心
【答案】枋心是指梁枋彩画的中心部分,长度约占整个梁枋的三分之一。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上极富特色的装饰,用色彩、油漆在梁、枋、斗拱、柱、天花板等处刷饰或绘制花纹、图案乃至人物故事等,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可増加木料的防腐防蛀性。
4.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答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5. 偷心造
【答案】偷心造是汉族木结构建筑跳头上不置横拱的斗拱构造形式之一,其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
6. 寒碧庄
【答案】寒碧庄是苏州留园的别称,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留园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7. 姜寨遗址
【答案】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村落遗址。位于陕西临潼,它为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据;揭露了一处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的半坡类型聚落遗址;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有利于了解仰韶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8. 中山陵
【答案】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物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山陵各个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增强着庄严的气氛,含意深刻,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二、填空题
9. 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的_____是记录北宋园林面貌的重要文献。
【答案】《洛阳名园记》
10.我国近代建筑教育最早的创办人是_____,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 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东北大学大学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创办人是_____。
【答案】柳世英;黄作燊;梁思成;梁思成;杨仲子
11.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它早期的作用主要是_____,它至迟在_____已经出现。
【答案】结构作用-承托屋檐;汉代
12.清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的普陀宗乘庙模仿藏地的_____形式。
【答案】布达拉宫
13.计成所著_____一书中有“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_____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的说法,来说明园林意匠的重要性。
【答案】《园治》;七分主人
14.我国现存最高的塔是_____代的_____(84m )。
【答案】宋;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15.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_____,清代的斗口分为_____个等级。
【答案】分;11
16.关于古建筑有些通假字,例如商周陵墓,常常四向有斜坡墓道向椁室,称为“_____”,汉代随葬品冥器也称为“_____”。
【答案】木椁室;明器
17.长安城是汉武帝所建最大宫殿,他迷信神仙之说,在公众治太液池,池中堆蓬莱、方丈、_____诸山,象征东海神山。
【答案】瀛洲
18.1929年,民国政府曾经有一个“_____”,想与租借争辉,以现江湾一带为中心共七千余亩土地进行规划建设,但未完成。
【答案】上海新市区规划
三、简答题
19.中国古代大门的基本组成及类型。
【答案】(1)基本组成
中国古代大门的基本组成有:门扇,由门板、门钉、铺首、看叶组成;门框,由上槛、联楹、门枕、石门、簪门、槛组成;门斗;门头或门罩;门脸;门上附加装饰物,如门神、对联、祈福避邪物、应时装饰物等。
(2)基本类型
中国古代大门的基本类型有:城楼门、殿式门、屋宇式门、随墙式门、牌坊和牌楼门等。
20.举例论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案】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在瓦没有发明以前,宗庙、宫室都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夏商两代宫室仍处于“茅茨土阶”阶段。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遗址。二里头与殷墟中区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