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811管理类综合之财务会计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会计要素
【答案】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简称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所要核算的经济活动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同时也是作为财务报告核心内容的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财务报告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以上六大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2. 支票
【答案】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上印有“现金”字样的为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支票上印有“转账”字样的为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 支票上未印有“现金”或“转账”字样的为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在我国,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支票。
3. 库存股
【答案】库存股是指公司己发行但由于各种原因同到公司手中,为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公司的库存股,主要有经批准减资而回购的股票、为奖励职工而回购的股票以及日后还要再出售而回购的股票。尚未发行的股票,不属于库存股。
4. 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在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日常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方法时,应重点考虑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5. 辞退福利
【答案】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6. 流动负债
【答案】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以流动资产或增加其
他负债来抵偿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确认流动负债的目的,主要是将其与流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7. 现值
【答案】现值计量属性适用于资产与负债,换言之,资产和负债都可以按其现值进行计量。资产的现值是指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负债的现值是指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
8. 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答案】(1)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其他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非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包装物、固定资产出租,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和出售材料物资等。企业取得其他业务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如果取得了增值税销项税额,还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2)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在从事其他业务过程中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业务成本,如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等。企业结转其他业务成本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包装物”、“累计折旧”、“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
9.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答案】(1)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后得出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不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2)计税基础可分为两种:
①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其公式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其公式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10.视同销售
【答案】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未作销售处理而税法中要求按照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的行为,主要包括:
(1)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2)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3)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4)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11.留存收益
【答案】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是公司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用于以后年度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12.增值税
【答案】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以及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纳税义务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的数额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义务人,其应交增值税采用简化的核算方法。
二、简答题
13.什么是会计政策?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通常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有哪些?
【答案】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原则是指会计确认的原则,即指导企业进行会计确认的具体原则; 基础是指会计计量的
,包括历史成基础,即在遵循会计确认原则的前提下在会计计量中采用的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
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按照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由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一法。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通常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如企业对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指对取得的生物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如企业为取得生物资产而产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还是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