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理工大学996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土地整理潜力

【答案】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权关系的幅度。广义的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使待罄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调整产权关系的幅度。狭义的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其他农用地面积。

3. 土地复垦

【答案】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4. 航空用地规划

【答案】航空用地规划主要是对飞机场进行布局和规划,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跑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飞机维修机库和机坪。机场系统的组成可简单地划分为供飞机活动的空侧部分及供旅客和货物转入或转出空侧的陆侧部分,空侧包括供匕机起匕和降落的航站区空域及供匕机在地面上运行的飞行区两部分。

5. 美国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美国基本上没有制定统一的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也不强求各级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尽管美国没有针对全国性统一模式的总体规划,但联邦政府却制定很多相应的法令,依靠各方面的法令对美国的土地开发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实际上的美国

国土规划的法律依据。

6. 地域分区

【答案】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地域分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仅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资源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进而揭示各地域特征,指出地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与布局,确定用地控制区以及保护与改造的途径。

二、简答题

7.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各有侧重: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和政策,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 省、地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提出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出本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区域平衡的原则、方向和途径,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方向; 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明确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作为确立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依据。

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省级和地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

①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

②调查评价并测算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

③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和任务;

④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安排;

⑤划定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安排重点工程、提出重点项目;

⑥制定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区域平衡方案;

⑦估算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评价预期综合效益;

⑧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内容:

①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

②调查、测算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

③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和任务;

④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安排;

⑤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各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和重点;

⑥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位置、范围和规模:

⑦分类分期测算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投入量,并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⑧制定实施规划的技术、经济、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8.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体现土地利用的目的。土地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人们对土地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我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协调用地矛盾,保持

,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民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经济有计划、协调、稳定发展是全国和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的总目标,也是土地利用战略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预期发展水平,解决有限土地资源在各区域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特别是农业和非农业建设之间以及大农业内部合理分配等问题,提出最佳的上地利用结构模式及其空间布局。

9. 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我国公路分为哪五个等级?

【答案】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我国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方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

10.经典的区位理论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案】经典的区位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业区位理论

德国学者杜能于1826年完成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了农业区位论,标志着区位理论的诞生。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目的在于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杜能考察

,将影响农业区位的纷纭复杂的种种条件加以简化,只考察一个要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

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杜能证明了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