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2. 婴儿的分离焦虑

【答案】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反抗阶段; 失望阶段; 超脱阶段。

3.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指具有细长突起的细【答案】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

胞,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4.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

5. 返回联系

【答案】返回联系,又称反馈环节,指当刺激(输入)作用于感受器之后,神经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再沿传出神经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输出); 效应器的活动情况又作为刺激信急(输入)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大脑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输出)。

6.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

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7. 个体社会化

【答案】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学习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适应该社会生活的过程。亦即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允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受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等条件的制约。它是通过社会与个体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的。

8. 能力和智力

【答案】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其基础是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二、单选题

9. 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A. 大脑和脊椎

B. 大脑和小脑

C. 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 脑神经、脊神经

【答案】C

【解析】周围神经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10.老年期思维的变化特点表现为( )。

A. 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B. 多数老年人仍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C. 所有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普遍下降

D. 表现出去自我中心的特点

【答案】A

【解析】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既不能说多数老年人仍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也不能说所有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普遍下降,有人用皮亚杰的认知任务对老年人进行研究,发现很多老年人同样表现出了自我中心的特点,但却有许多证据都表明,随着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积累,老年人比

青年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

11.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动机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 )

A. 成就需要

B. 成功的可能性

C. 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成功的可能性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三者共同决定。

12.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

A. 形象思维

B. 动作思维

C. 创造性思维

D. 抽象思维

【答案】B

【解析】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13.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而的特点是( )。

A. 流通性差,变通性差

B. 流通性好,变通性差

C. 流通性好,变通性好

D. 流通性差,变通性好

【答案】B

【解析】在测验中,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被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 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14.“谈虎色变”是( )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

C. 第二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