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843中国古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相宗
【答案】法相宗是指隋唐时期佛教的重要宗派。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由玄奘创立于贞观
,故名“法相宗”年问,其核心思想是“穷究万法之性相”。以其论证“万法唯识”、“心外无法”
,为宗旨,故又称“唯识宗”。它崇奉的主要佛经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二十论》
主张宇宙万物皆由“识”幻化而成。
2. 《茶经》
【答案】《茶经》是指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
,约成书于780年。全书分3卷10节,7000多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字。该书主要论述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之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3. 战国七雄
【答案】战国七雄是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春秋末年,诸侯国林立,各国为了扩大实力,纷纷变法改革,变法完成以后,各国频繁开战,大国不断兼并小国,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4. 御史中丞
【答案】御史中丞是指西汉设置的官职,或称御史中执法,为御史大夫佐官。东汉改为司空,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为御史台长官,秩千石,负责监察百官。御史中丞下设治书侍御史2人,掌法律条文解释; 侍御史巧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官吏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封王侯、拜将相等大典时,其主要负责监察威仪。而其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5. 黄老思想
【答案】黄老思想是指秦汉之际兴起的道家思想,即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汉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采纳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因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命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做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
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6. 黄道婆
【答案】黄道婆是元代女纺织技术家。元代,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大有发展。黄道婆为江南棉织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黄道婆将从崖州黎族妇女那里学来的先进棉纺技术与内地原有的纺织技艺结合起来,并进行发明创新,如创制乳棉籽的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在染织方面,还能错纱、配色、织出各种美丽图案,适应和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
7. 唐蕃会盟碑
【答案】唐蕃会盟碑俗称长庆碑是指为纪念唐与吐蕃的长庆会盟而建立的会盟碑。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内部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互相扶助。821年,吐蕃遣使请求会盟,双方在长安会盟,约定各守境土,不相侵犯。次年,唐穆宗遣使到吐蕃,与之会盟逻些。又次年,吐蕃赞普为纪念这次会盟,建立唐蕃会盟碑。碑文内容确立了双方边境,并信守和好,互不征战之盟约。此碑至今尚存于拉萨大昭寺前,是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8. 八王之乱
【答案】八王之乱是指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又、成都王颖、河间王顺、东海王越,以杨骏被杀后卫灌、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证,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9. 国野制
【答案】国野制是指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产生于周初的武力征服。国是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和郊区,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国人是贵族的远系旁支,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享有一定的
,权利。其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是“执干戈以卫社楼”是军队的主力。野则是被征服者散居的鄙野。
野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诸多古老部落的后裔,还有迁徙到内地的周边民族成员、流亡人口等。其义务则是农业生产,他们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10.践土之盟
【答案】践土之盟是指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城澄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营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周天子希望晋文公能恭敬地服从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并
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对于周天子的恩宠,晋文公三次之朝觐周襄王表示尊敬。这次会盟,换得了周王室对他的支持,他的霸主地位由此而得己确立与巩固。
二、简答题
11.简述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答案】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①推恩令
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在王国范围再行分封为侯国。
②左官律
,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汉武帝推行“左官律”
央任职。
③“附益法”
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结党营私。
④打击地方豪强
,设刺史按“六条问事”迁徙豪强; 任用酷吏诛杀豪强; 分全国为十三部(州)。
⑤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中央政权加强了地方的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①限制相权。设“中朝”(或称内朝)
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机关。
②颁行新的选用官吏制度。除按军功爵位选拔官吏和“任子”、“赀选”郎官之外,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征召制,并选用博士子弟。
③加强军队和法律建设。中央增设八校尉、期门军、羽林军、水军; 法律更为严密烦苛。 (3)新财经政策
①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销毁私铸钱币,把钱币大全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由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诛钱。
②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a. 盐铁专营
汉武帝采纳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在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由国家垄断经营,从而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公元前81年,曾议罢盐铁官营事,记
,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 录成《盐铁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