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523经济理论综合之政治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变资本

【答案】可变资本是“不变资本”的对称,是指体现在劳动力即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而且创造出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能发生量的变化,因此称为可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于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因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进入劳动者手中即转化为他的收入,已被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要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新价值来补偿这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由货币形式变为劳动力形式,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可形成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即比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更多的新价值。与不变资本不同,它是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第一次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第二,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第三,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第二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3.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答案】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有机构成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来扩大再生产,它具有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少等特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长中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和效益。

4.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答案】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指资本主义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要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社会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资本越集中,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要性。同时,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雇佣劳动的人数不断增加,组织性不断增强,无产者的愤怒和反抗也随着他们贫困的加深而增长,迫使他们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指出,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这是对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又造成了对它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

5. 劳动生产率

【答案】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可以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劳动投入的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或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6. 泡沫经济

【答案】泡沫经济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以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为特征的经济现象,表现为金融资产的变动脱离丁实体经济,其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前提是货币经济。在货币经济中,任何一件物品或资产的名义价格都有可能超过其实际市场价值。资产的名义价格超过实际价值的部分,称为“经济泡沫”或“资产泡沫”。这里所说的资产,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土地,以及具有收藏价值的绘画、珠宝首饰、古董,甚至名贵花卉等。在近现代资本市场上,最大量买卖的上市资产集中在股票和房地产上。资产价格膨胀特别表现在股票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上,所以经济泡沫或资产泡沫又被称为“金融泡沫”。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行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泡沫经济属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防止泡沫经济的措施包括:第一,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 第二,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 第三,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7. 资本集中

【答案】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织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

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它们可以使资本迅速增大。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 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包括兼并、收购)、联合、向社会发行股票。资本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张,形成合力,兴办小资本无力兴办的大型项日,并有利于优化劳动组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等。但是,资本集中有时也会导致垄断,对技术进步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8. 国民收入

【答案】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以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区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二、简答题

9.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_元经济的关键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镇化是对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②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