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社会发展学院)之社会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理论的基础》
【答案】《社会理论的基础》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的主要著作。这本书被认为是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回应社会系统是如何行动这一核心问题的,为理性选择理论学派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书共分为五编,从最基本的人的行动和关系谈起一直论述到复杂的社会行动的数学分析,是当前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为社会学在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书中充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要求。
2. 性社会学
【答案】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①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 ②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
,而是人所处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
的社会使然。
3. 阶层性贫困
【答案】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4. 初级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他认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初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5. 文化模式
【答案】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
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6. 法理型统治
【答案】韦伯认为,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上的,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因此,法理型的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 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 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 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 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 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而科层制则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7.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②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
8. 参照群体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 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二、简答题
9. 滕尼斯区分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用意何在? 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
【答案】(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
,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
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兀,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
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
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
,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gesellschaft )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gesellschaft )
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己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
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日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日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此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10.社会舆论及其特点。
【答案】(1)社会舆论的概念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简称舆论。
(2)社会舆论的特点
①社会舆论是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无形无体,但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②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机制是通过广为传播的舆论,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处在这种氛围中的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
③其具体作用方式是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向进行褒扬、赞赏,或进行批评、谴责。
④社会舆论可以是社会公众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由政府部门或某一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电台、电视等)广为宣传而形成的。
11.简要阐述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主要见解。
【答案】1938年,“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路易斯·沃思发表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著名论文。沃思认为,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人文(社会)生态学上的特质,即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与高人口异质性。这些特征的每一方面都进一步决定了城市生活的其他一系列特点:
(1)就人口数量而言
①大量的人日会在城市的文化和职业上产生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