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一种人际信任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事件;评价;信任;信任度量;信任计算;信任网络可视化展现

  摘要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普及,多类互联网关键应用不断涌现,如即时通讯软件(IM)、互联网社交服务(SNS)等等。这些应用低成本、高功效地扩展并丰富了人际的交流和沟通途径,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协作创造了条件。但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可信第三方参考信息难以获取等特点,使得这种协作缺乏可靠的信任基础,从而即便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诸多资源,但很难有效地促成可信的虚拟协作。本文基于面向互联网的协作信任基础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互联网的高可信人际信任网络环境(WHITNE,Web-oriented and High-trusted Interpersonal Trust Network Environment),从而能够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信任基础的形成,进而促进互联网的可信交流与合作。在该环境中,用户可以①方便地维护和自己相关的信任关系网络;②搜索符合条件的人来帮助自己、分享信息或者进行合作;③借助环境中维护的信任数据信息建立对某用户的快速信任。为构建WHITNE环境,本文重点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1)人际信任的度量化;2)现实“隐式”信任的显现化。在人际信任的度量化方面,本文首先针对人际信任的核心特性,构建了一种基于事件事实的信任逻辑数据模型,保证了信任的客观量化基础。该数据模型将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抽象整理细分,建立一棵“信任表现树”;通过日常事件及细节行为记录来构建信任客体的“事件行为树”;依据“事件行为树”中的行为与“信任表现树”中信任表现元素的映射关系进行信任评价。然后,本文基于该信任逻辑数据模型,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事件的信任度量计算模型,根据大量的客观行为评价数据,通过逐层迭代计算获得某个用户或某个信任关系的综合信任度量。在现实“隐式”信任的显现化方面,本文从分析现实信任的社会行为模式开始着手,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环境,模拟支持现实信任的发生、发展、消亡等一系列的关键环节和动态过程,并依据真实信任关系来显现整体或部分的人际信任网络结构。在系统实现上,本文完成了系统后台服务端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机制,如可调配的信任度量计算框架、信任网络图形化展示、信任数据统计图形化展示、信任网络环境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界面等。本文最后基于真实的社会关系数据,对系统实现的核心功能进行了示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