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右手外伤,在硬膜外阻滞下行清创缝合术,C6~7穿刺,向头部方向置管3cm,先注入1%利多卡因4ml,后追加6ml,3min后,呼吸困难,发绀,面罩给氧,行人工呼吸,30min后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发绀消失。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全脊髓麻醉。 急性肺水肿。 急性支气管痉挛。 呼吸肌麻痹。 局麻药物中毒。
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子量最大的是() IgM。 IgG。 IgD。 IgA。 IgE。
下列哪一条属于中级工在测定结束后应具备能力或操作()。 熟练进行修约与运算。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仪器检查和维修。 熟悉。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 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72岁,因“乏力3个月,逐渐加重伴尿泡沫增多2个月”来诊。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右侧第5~7前肋压痛,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6次/分,律齐,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双下肢轻度压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8×109/L,血红蛋白79g/L,血小板205×109/L。血生化检查:总蛋白110.8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83.2g/L;尿素氮8.3mmol/L,肌酐129μmol/L;电解质、肝功能大致正常;乳酸脱氢酶165U/L,β2-微球蛋白5.74mg/L。尿常规:蛋白(++),隐血(-)。红细胞沉降率:90mm/1h。全身骨骼X线片:全身骨骼广泛骨质疏松,颅骨、肋骨、骨盆、四肢长骨多处溶骨性骨质破坏。诊断和判断预后必须的检查除外() M蛋白鉴定。 骨髓细胞学涂片。 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PET-CT。 染色体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
判断细菌有无动力可用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