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热3周余,体温维持在39~39.5℃,有腹泻,每日5次,有右下腹压痛,临床诊断考虑为伤寒。患者自述入院前于当地医院应用过抗生素,种类不详。若想确诊,最恰当的细菌培养是() 血培养。 骨髓培养。 粪便培养。 尿培养。 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液培养。
患者,男性,24岁。于炎热夏季出现腹泻、腹痛症状,每日腹泻十余次,疑似食用变质食物所致,考虑细菌性痢疾。为明确诊断,进一步需做的检查是()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镜检。 粪便细菌学培养。 应用PCR技术检测粪便核酸。 粪便免疫学检查。
伤寒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伤寒杆菌菌体。 伤寒杆菌"O"抗原。 伤寒杆菌鞭毛"H"抗原。 伤寒杆菌表面"Vi"抗原。 伤寒杆菌内毒素。
早期与正确诊断传染病的主要意义是() 避免延误病情。 有助于正确的病原治疗。 帮助判断预后。 可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最有效的时期是() 发热早期。 休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发热后期。
目前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