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名著阅读 原因分析 策略

  摘要


当下的中国,无论是高楼林立的都市,还是日新月异的农村,从越来越宽敞的路道到越来越多的休闲场所,无一不在透露出时代发展的信息,彰显着文明、富足的社会主义风采。但是,真正置身其中,总会感到似乎少了些什么。看不到如日本国民读书周时贴满大街的读书海报,看不到如韩国阅读培训班那样开展的各种“书虫”活动,也看不到如德国阅读志愿者那样给孩子或老人去推荐图书的身影。图书馆、书店的数量屈指可数,到处可见的是低头看手机的人,社会阅读风气淡薄,人文精神日渐缺失。电视、网络等新技术浪潮的冲击,让书籍这个话题越来越少地被人们提及。中国国民阅读能力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如果按照现在的阅读现状发展下去,前景不容乐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推进全民阅读,尤其是做好农村人口的阅读引导工作。农村初中生是一个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群体,辍学率的居高不下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何引导这个群体进行阅读,使之在名著阅读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及个人文化素养,是阅读推广中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目睹种种阅读困境之后,深知指导农村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重要与必要。本文正是出于对农村初中生阅读现状的忧虑,进行了深入的原因探究,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旨在能为解决名著阅读中的种种问题贡献一点力量。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语文课外文学阅读概述。通过对语文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界定,从理论上对语文课外文学阅读进行深层次的阐述。从基础与延伸、互相影响两个方面解读了语文课外文学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阅读可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满足自我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意义。
第二章: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列举了阅读现状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并逐一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影响阅读效果的氛围、学生、教师、家庭四个因素进行了原因探究。
第三章:加强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要求。从心理学、阅读心理学、语文教育文化学、阅读学、对话教学、课程结构六个方面进行了理论依据的寻求。并以此对教师、家庭、学生和语文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章: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的策略。从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衔接与配合、创设阅读氛围策略、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策略四个方面给出了阅读指导策略,以此对农村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进行理论指导。
第五章: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活动,考察阅读指导策略的可行性,在具体的过程步骤指导中预期实践结果,并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
结语:全文通过分析农村初中生阅读现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做进一步的探究,以此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实践,以期在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领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农村中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