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337设计基础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顾绣

【答案】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

2. 宣德炉

【答案】明宣德年间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铜料经多次熔炼,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仿制品很多。

3. 透光镜

【答案】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和普通透镜一样,并不是真正透光。

4. 双耳高颈侈口带流罐

【答案】红复彩,半山类型,高30厘米,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范家源出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橙黄陶,黑纹饰带齿边,线条红、黑相绕,形成大型旋涡。图案波动,彩饰浓重,这是半山类型典型器形和彩绘特征。

5. 雕漆

【答案】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

6. 菱形壶(又称“船型壶”)

【答案】二头尖,中有网状纹样,二肩有耳。彩绘船形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长24. 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日,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

7. 青花

【答案】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钻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

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

8. 原始瓷器

【答案】原始瓷器是瓷器的萌芽,在许多商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原始青瓷器物和残片。这些器物都是以高岭土或瓷土为原料,烧成温度一般达到摄氏1100℃以上,器表施有薄釉,釉色青绿带褐黄,吸水率比陶器低,胎质比陶器更坚固。原始瓷器是商周制陶工艺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制陶业的转折点,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 铁画

【答案】铁画是以低碳钢为材料,依据画稿制成的一种装饰画。铁画要用铁片经过剪花、锻打、焊接、退火、烘漆等多种制作手续。它的特点是苍劲有力,古朴大方。铁画作为装饰画,衬托在白色的墙面上,黑白分明,虚实相生,它既是画,又具有立体感,是一种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

10.昙曜五窟

【答案】昙耀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二、简答题

11.简述宋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色。

【答案】宋代崇尚理学,所以是一个重理性的时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具有内蕴恬淡,雅洁的特点,赋予理性的美。在造型上端庄大方,令人寻味; 色调多用冷色,青、绿、褐、黑等,有宁静感; 装饰常采用富于理性的规则几何纹,更多的是素朴无华。宋代实行祟文抑武的政策,因而也是个文治的时代。文学艺术的发达,强烈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的生产也渐渐走向商品化。在制作中考虑大量生产,并力求降低成本,以扩大工艺美术的社会效能,在这一点上,宋代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2.简述商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答案】(1)商代统治阶级的宗教观念,已由原始社会的多神教,转而成为神教。因此,商代的工艺美术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2)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刑罚残酷。因此,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的反映。

(3)青铜器造型的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

作十分发达。在商代,基本完备了酒器的各个使用品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4)商代工艺装饰的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在装饰的艺术处理上,审美要求服务与宗教意义要求。

13.简述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发展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手工操作己逐步为机械所代替,成型、施釉、装饰等生产过程,已大部分实现机械化; 印花薄膜,电子喷花等新技术正在应用; 单功位和多功位的陶瓷生产自动流水线正逐步建立。无匣钵烧制、辊道窑、多孔隧道窑,以及快速烧成等先进生产方法也正试成投产。

(2)制瓷新技术的研发

新技术使瓷质的洁白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就白瓷来说,就有素白、牙白、白玉等多种。一些久已失传的珍贵色釉恢复了生产,新的釉色不断出现。近年来发展的结晶釉,更是别具一格。

14.简述失蜡法的特点。

【答案】(1)制作简便,无须分块。它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

(4)精确度相当高。代表作有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尊和铜盘上那玲珑透剔的装饰。

15.简述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答案】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

(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

(2)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

(3)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

(4)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

(5)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

(6)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占族有关;

(7)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

16.简述宋代铜镜的特点。

【答案】(1)早期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制作精巧,装饰花纹比较考究,但己改变了宋以前采用的离心式、求心式、对称式等图案组织而流行旋转式。图案题材多为缠枝花草,与宋代定窑装饰相类似。由于镜体较薄,所以装饰花纹少有唐代的浮雕式,而多为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