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628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变量试验。

【答案】变量试验,又称波动试验或彷徨试验,是指1943年S.E.Luria 和M.Delbriick 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而设计的。该实验说明抗性突变,不是由所抗的环境因素诱导出来的,而是指在它接触到环境前,在某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随机地自发产生的。

2. 补体。

【答案】补体是指只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

3. 抗体。

【答案】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 核心。

【答案】核心是被蛋白质衣壳包裹着的病毒核酸。

5. 细胞毒T 细胞

【答案】细胞毒T 细胞,又称杀伤性T 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它能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6. 异形胞。

【答案】异形胞是指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是蓝细菌细胞特化的一种形式,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二、填空题

7. 亚种以下的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亚种;变种;型;菌株

8.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_____、_____的原核生物,它与支原体的区别是_____和_____,与衣原体的区别是_____、_____和_____。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立克次氏体,称作_____。

【答案】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

在产能代谢系统;类立克次氏体

第 2 页,共 39 页 有细胞壁;不能独立生活;细胞较大;无滤过性;存

9. 吖啶类染料常可引起DNA 的_____。

【答案】移码突变

10.如果让大肠杆菌生长在较高的温度下(如

蛋白,这种现象称为_____。

【答案】热激应答反应

11.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合成途径有四条:①_____,其产物如_____等;②_____,其产物如_____等;③_____,其产物如_____等;④_____,其产物如_____等。

【答案】①糖代谢延伸途径;多糖类(糖苷类,核酸类);②莽草酸延伸途径;氯霉素;③氨基酸延伸途径;多肽类抗生素;④乙酸延伸途径;四环素(红霉素,灰黄霉素,黄曲霉毒素)

12.从生态类型来分,固氮菌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

13.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_____型,其基体横切面则为_____型,这类鞭毛的运动方式是_____。

【答案】9+2;9+0;挥鞭式

),某些基因则迅速表达,诱导产生热激

三、简答题

14.何谓

【答案】(1)

(2)值?它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有何重要性? 值的定义:

值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值的用途主要在于排除不确切的分类单元,而不是用它去建立一个新的分类单元。

15.简述T 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答案】调节免疫功能的T 细胞有辅助性T 细胞

具体作用如下:

(1)

细胞和

(2)细胞协助B 细胞产生抗体,协助其他T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促进和增强免疫细胞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细胞和细胞

,细胞是相互的抑制细胞; 细胞抑制B 细胞产生抗体,抑制其他T 细胞分化增殖和过度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应答,对免疫应答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抑制性T 细胞和细胞毒T 细胞值,是指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在整个DNA 中的摩尔百分比。 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3)细胞可以杀死活化的T 细胞、B 细胞和APC ,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第 3 页,共 39 页

16.Stickland 反应的机制如何?

【答案】Stickland 反应是以一种氨基酸作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Stickland 反应的产能效率很低,每分子氨基酸仅产1个ATP 。在Stickland 反应中,作为氢供体的氨基酸主要有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等,作为氢受体的氨基酸主要有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鸟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等。现以丙氨酸和甘氨酸间的发酵反应为例,来说明这种反应的生化机制,其反应机制如下:

17.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

【答案】(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①制作pH 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是,氮源为硝酸钾),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

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

第 4 页,共 39 页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③培养皿倒置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