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 . 急惊风
B . 慢惊风
C . 夏季热
D . 暑邪感冒
E . 小儿暑热
此时诊断考虑的疾病()(提示:入院后查血WBC9.6×109/L,N0.85,Hb90g/L,PLT8×109/L,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血淀粉酶480U/L(Somogyi法),脂肪酶1500U/L,血总胆红素38μmol/L,血直接胆红素338μmol/L,血ALT108U/L,血ALB24g/L,血BUN7μmol/L,Cr128μmol/L,PT15s(对照13s),PA75%,心肌酶谱CK700U/L(正常<250U/L),CK-MB25U/L(正常<16U/L),LDH450U/L(正常<250U/L),血肌钙蛋白正常;ECG示ST-T压低,部分T波倒置;腹部立位X线平片见肠腔胀气并有多个液气平,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部CT平扫示肠胀气,有少量腹腔积液,肝、胆、胰腺未见异常,胃镜见胃角有一直径约0.5cm的溃疡并有渗血,胃内另见散在出血点,十二指肠扩张。)。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洗胃的同时应立即给予() A.阿托品和解磷定。 B.高流量吸氧及呋塞米。 C.甘露醇及呼吸兴奋剂。 D.毛果芸香碱及双复磷。 E.毛花苷C及吗啡。 男孩,8岁,因畏寒、发热8天,伴纳差、腹胀、腹痛,大便每天1~2次,略稀,当地医院用青霉素治疗热不退转来。体检:体温39.2℃,神志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舌苔厚,心肺无异常,腹略胀,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质软,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关于伤寒,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食欲减退,淡漠,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 伤寒极期(2~3周)可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 伤寒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肥达反应在病程第2~3周阳性率最高。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宗某,女,3岁。8月25日住院。8月5日起病,发热3日后高热、神昏1周,抽风多次。经外院治疗,8月16日以来身热渐减至正常,但仍意识不清,呜呀胡言,吞咽困难,喉间有痰。当诊断()
●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