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881金融实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弗里德曼难题

,货币量增加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答案】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是“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

短期内会引起产出增加。但在名义收入的增加中,有多少是由于实际收入增加,多少是由于价格水平提高,弗里德曼认为,根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是很难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却是十分重

,因而有人将这一问题称要的。“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函待更多的研究”

为“弗里德曼难题”。

2. 投机性资本流动

【答案】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以及预期汇率的变动,买卖金融资产,甘冒风险损失,而不采用任何对称的抵补性交易,以牟取高利而产生的短期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即投机者向利率较高的货币金融资产投资,以谋取高利息收益。

(2)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一国货币汇率暂时性下浮,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因为投机者此时按低汇率买进这种货币的金融资产,待汇率反弹后再卖出,就可从汇率变动中获利。

(3)迟收早付所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如果预期结算货币将要升值,进口商就会设法加速完成付汇,而出口商则会设法推迟完成收汇; 反之则反之。这种做法是基十当事人对货币汇率的预期而产生的,因而具有投机的性质。

(4)国际市场股票、黄金和某些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涨落,促使投机者伺机买进或卖出,以便从价格变动中获利。

3. 货币非中性

【答案】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

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 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问,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 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4.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

【答案】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是随货币供给新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认为货币供给“旧论”所隐含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观点是错误的,货币供给受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影响,强力货币(H )与货币供给(M )之问并不存在简单明确的倍数关系。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及公众的货币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利率弹性,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规模,也会引导社会公众改变其资产偏好行为,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扩张机制。另外,银行的贷款要求等因素也影响内生性行为。最后,二战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打破了其与商业银行间的区别,从而使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加入了商业银行货币信用创造的行列,这些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成为一个内生性的变量。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新论等承认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

5. 金融发展

【答案】指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带来金融效率的提高。体现为金融压制的消除、金融结构的改善,即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其量的方面(规模)可以以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比率(金融相关比率)等指标来衡量。质的方面(效率)

,各部门的资金流量表的合并可以以实际利率、金融工具与经济部门的分类组合(金融相关矩阵)

(金融交易矩阵)和融资成本率等指标来衡量。经济主体为追逐潜在收益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包

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金融相关比率趋于提高。

6. 巴塞尔协议

【答案】巴塞尔委员会为了防止银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危机,于1988年正式通过了《巴塞尔银

,即巴塞尔协议。 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资本的组成。银行资本组成应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等,核心资本由银行股本及从税后保留利润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心资本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

(2)标准化比率目标。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要占总资本的50%,一级资本比率不应低于4%。附属资本内普通贷款准备金不能高于风险资产的1.25%,次级长期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3)风险加权的计算。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要评估银行资本是否充足,可以根据其广泛的相对风险,将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项目进行加权,制定出的风险加权比率。

表内资产项目的风险分为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四级,以0、20%、50%、100%给定风险权数。表内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内风险资产=芝表内资产额X 风险权数。表外资产项目的风险按“信用换算系数”划分为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四级,以0、20%、50%、100%给定信用换算系数。表外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外风险资产=E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X 表内相对性之资产的风险权数。此外,表外项目中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用现时风险暴露法和初始风险暴露法子以处理。

(4)过渡期和实施的安排。巴塞尔委员会做出一些过渡的安排,以保证在1992年之前成员国的银行提高资本比率并达到这个共同的最低标准。从巴塞尔协议到1992年底大约有4年半时间,资本风险资产比率最低标准为7.25%,资本中至少有一半应该是核心资本。在过渡期初衡量银行的资本状况时,核心资本的比例可包括阳属资本成分。

7. 货币外生性

【答案】货币外生性与货币供应决定于内生变量的观点相反,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从经济之外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那么,货币当局就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过程。

8. 外部平衡(hxternal}; quilibrium )

【答案】外部平衡是相对内部平衡而言,主要指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经济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可分为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之间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冲突。二战后,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如米德(J.F.Meade )、丁伯根(J.Tin-bergen )、斯旺(T.W.Swan 、约翰逊(J.G.Johnson )和蒙代尔(R.Mandell )等都曾研究过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认为这两种平衡是有联系的,必须放在一起研究。当外部平衡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支出增减型政策

,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支出; 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 )

,包括贬值和直接管制两方面,前者采用汇率变动政策使国内国外相(expenditur eshifting policy)

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需求转换。而直接管制,即对某些经济部门

,目的也在于将对国外产品的给予优待或限制(如关税、出口津贴、许可证、限额、外汇管制等)

需求转换到国内产品上来。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各金政策? 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答案】(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定准备率由于是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②即使存款准备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