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验主义

【答案】实验主义是民国时期胡适提出的改良中国社会的主张。胡适生前说:“只有实践证明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胡适在哲学上是一个实验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社会改造问题上则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因此,他主张对中国社会作彻底的改变,主张进行一点一滴的温和的社会改良,反对用革命的方法来改变中国社会。由于他没有真正认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性质,与马克思主义为敌,其改良思想注定是失败的。

2. 《论持久战》

【答案】《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讲演,它指出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此四点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为抵制“再战必亡”论,纠正“速胜论”,鼓舞群众的抗战情绪,向全国人民指明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持久战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持久战》的发表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成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也是重要的哲学著作。

3. 八一三事变

【答案】八一三事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侵略战争。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舰以重炮向上海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进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4. 抗美援越

【答案】抗美援越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申张正义,援助越南抵抗美国的一场战争。1955年,美国破坏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势力进入南越,破坏了1956年普选,阻碍越南和平统一,大力武装吴庭艳集团,妄图使南越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反共前哨阵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处于严峻时期,中国坚决支持日内瓦协议在越南的实施,支持越南人民和平统一

1965年4月,国家的斗争。应越南要求,中越双方签订了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的有关协定。从1965

年10月至1968年3月,中国向越南派出地空导弹、高炮、扫雷等部队32万余人,同时还向越南

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中国从政治上、道义上、军事上等多方面为越南的抗美救国提供了无私援助。

5. 西安事变

【答案】西安事变是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兵变,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又称“双十二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6. 八一宣言

【答案】八一宣言是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名义于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通称。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种的大祸追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或利害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最后号召全民总动员,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7. “大包干”

【答案】“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是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是在承认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经营形式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克服管理过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等弊病,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8. 商团叛乱

【答案】商团叛乱是指1924年商团头目陈廉伯反对孙中山的武装叛乱。1924年8月,广州革命政府扣留了商团私运的武器,并揭露商团头目陈廉伯的阴谋。陈廉伯以“扣械”事件为反对孙中山革命政府的借口,大造反孙反共舆论,并向大元帅府请愿,并进行罢市等作乱行动。孙中山采取了严厉措施,但仍交还武器给商团。10月,商团得到武器后,发动叛乱,占领广州。革命政府军队迅速平顶了叛乱。

9. 整风运动

【答案】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活动。整风运动主要包括1942年、1950年、1957年三次整风运动,其中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为著名。1941年前后,由于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敌后解放区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历史上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尚未清醒,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长期存在。为克服困难,1942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完成批判和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和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思想作风的根本任务。通过此次整风运动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0.四一二政变

【答案】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共政变。1927年4月12日凌晨,由白崇禧坐镇上海指挥,杨虎、陈群等具体配合,首先出动帮会流氓,冒充工人. 袭击了闸北、南市、沪西等地的工人纠察队。军警以调解工人“内江”为名,强行收缴“双方”枪械,打死打伤工人300余人,并强占上海总工会。次日,工人罢工抗议暴行,其中6万多人前往驻军司令部请愿,行至宝山路时,竞遭周凤岐军的机枪扫射,死100多人。14日,上海军警开始全面“清党”,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捕,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被查封。18日,蒋介石通电拥护“清党”,建立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形成宁汉对峙。

二、论述题

11.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主要内容有:

①会议先由中央负责人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归咎于帝国主义给了国民党大量的帮助、白区和各苏区的配合小够等客观原因,不承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和李德在军事上犯了严重错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尖锐地批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防御、在长征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经过激烈争辩,大会认为博古的报告是不正确的。张闻天受会议委托,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博古、李德要负主要责任。

②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决定取消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实际上主持政治和军事指挥的“三人团”,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的责任。其后中央军委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