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血产妇,产程较长,肛诊次数较多,因胎盘残留行宫腔探查术,产后2周出现左下肢明显水肿、疼痛,发热,肿胀侧股静脉呈索条状、压痛。诊断可能是() A.妊娠水肿。 B.股白肿。 C.肾盂肾炎。 D.子宫内膜炎。 E.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在测站A安置经纬仪,已知HA=63.78m,仪器高i=1.54m,在B点立尺进行视距测量,上、中、下三丝读数分别为1.234、2.000、2.765,竖直角=-7??30’,则AB水平距离和B点高程分别为()。 150.49m,43.51m。 150.49m,-20.27m。 150.49m,83.13m。 151.79m,43.34m。
某女,第1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2h,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产后出血不多。产后1周,体温波动于37~38℃。查体:两乳微胀,无肿块,宫底脐下2cm,轻压痛,恶露为血性、量多、有臭味,会阴切开伤口已愈合。最可能的诊断是() A.早期乳腺炎。 B.会阴切口感染。 C.阴道炎。 D.子宫内膜炎。 E.附件炎。
女性,15岁,14岁来潮,每24~30天一次,每次5天。近半年月经来时腹痛,伴恶心、呕吐,第1天为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可能是() A.前列环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引起痛经。 B.经血中PG含量较正常高,尤其是PGE上升使子宫平滑肌收缩。 C.经血中PGF升高,致使子宫收缩而引起痛经。 D.痛经患者常伴有宫颈管长而狭窄。 E.分泌型子宫内膜PG含量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整平、瞄准、读数。 对中、瞄准、读数。 对中、整平、读数。
正常分娩后1个月,产妇突然流血半天,其量为月经量,血压14.7/9.3kPa(110/70mmHg)。1个月前在本院分娩,产后发热,产后2周恶露即净。最佳的处理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