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833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滞胀的出现是否证明了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是不正确的?

【答案】滞胀的出现并不能证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当所处的经济环境改变的时候,理论也会随之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如果需求增加,生产确实会增加,因而,对于一个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国家而言,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强调增加需求,其最终结果可能不是生产增加,而是物价上涨。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因此,滞胀的出现并不能证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是不正确的。事实上,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之一就是: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2. 假设一国的出口方程为X=A-my。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 当A 增加时,IS 曲线又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收入恒等式变为:

y=c+i+g+nx=c+i+g+A-my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代入到收入恒等式,有:

经整理得:

上式就是IS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其中为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看出,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斜率变大,IS 曲线变得陡峭。当A 增加时,IS 曲线就会向右移动。

3.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两项中哪一项对总需求变动影响更大些? 朝什么方向变动?

【答案】政府为减少经济波动往往运用财政政策来管理总需求。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会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其中,转移支付对总需求变动影响更大些,并朝反周期方向波动。分析如下:

经济衰退时,失业津贴、贫困救济、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支出会自动增加; 而经济繁荣时,这些支出会自动减少。而政府购买则变动较少,因为国防费、教育经费以及政府行政性开支等有一定刚性,不可能随经济周期波动很大,对总需求变动影响较小。

4. 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以及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所以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时,政府预算是平衡的,但是国民收入增加了一个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下面结合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分析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

设第一部门最初增加的支出为△A ,并且设各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β。则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会使消费需求增加β·△A ,从而又引起第二部门的收入增加了β·△A ,并且第二部门的收入中又要

223增加β·△A 的消费,于是,第三部门的收入又增加了β·△A ,第三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β·△A 的消费。这种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增加,消费增加又带动收入增加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断地循环下去直到国民经济再一次达到均衡,此时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所增加的总支出△AE 和国民收入△Y

230<β<1,则为△Y=△A+β△A+β△A+β△A+...,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其中

倍,并且在这里乘数即为乘数,表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 是自发支出增加△A 的

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小。

5. 资本完全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完全资本流动是指一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该国政府不阻止国际借贷。这意味着,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想借入或借出多少就可以借入或借出多少。

(2)①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

小国模型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是,该国的利率必定等于世界利率,即等于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如果小国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出现国际资本流入的现象,国际资本流入将使资本供给增加,在资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水平将下降直到与国际利率水平相等; 反之则会出现小国国内资本外流的现象,使国内利率水平上升。

②在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

大国模型中的“大国”是指该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该国经济足以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对于大国模型,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是,该国的利率通常不由世界利率固定。其原因在于该国大到足以影响世界金融市场。该国给国外的贷款越多,世界经济中贷款的供给就越大,从而全世界的利率就越低。反之,该国从国外借贷越多,世界利率就会越高。

6. 阐述理性预期的概念及其对失业的含义。

【答案】(1)理性预期的概念

理性预期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它包含三个含义:

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

②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对有关资料与数据的收集。

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2)理性预期对失业的含义

理性预期学派把理性预期概念和自然失业率结合起来,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中会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并指出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幅度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当然,就业量大于自然率的状态只可能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当厂商和工人发现物价上涨所造成的错觉后,一切又将回复原状。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都不存在。这样,政府采取的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相机抉择的政策就是无效的。政策制定者想要其政策有效,就必须通过对两个通货膨胀率的差额的影响来造成人们的幻觉,也就是说,安观经济政策想要有效,必须具有欺骗性质。

7. 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考察浮动汇率下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答案】如图所示,假定政府采用紧缩性则政政策,比如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增税,这种紧缩性则政政策使IS*曲线向左移动,导致汇率下降,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其原因在于: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增税,国内利率下降,从而国内资本迅速流出,导致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增加了净出口,从而抵消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图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