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2002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答案部分
浙江大学2002年管理学试题
一、概念填充题(10分)
1.企业外部环境由__和__环境两部分组成.
2.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__为中心和__以__为中心的管理方法.
3.计划工作是管理者合理利用__,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以实现__的重要手段.
4.管理者激励下属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
5.程序化决策方法多用于处理__问题.
二、判断题(20分) (若认为正确,则在括弧内打对号,否则打差号)
1.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手段. ()
2.前馈控制是以计划作导向的控制. ()
3.当组织处于形成阶段时,具体计划比指导计划更可取. ()
4.决策就是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 ()
5.组织目标的确定以提高效率为基本前提. ()
6.计划职能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 ()
7.矩阵组织适用于大批量稳定生产型企业. ()
8.内在的需要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动机的根本原因. ()
9.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人员素质的相对重要性正在下降. ()
10.所谓领导理论,是关于领导的有效性的理论. ()
答:略
三、简答题(36分)
1. 动机是如何形成的?
答:一般而言,动机指的是为达到任何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但在管理中的动机指为达到组织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因为我们关注的是与工作相关的行为。它有三个关键因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努力是强度指标。当某人被激励时,他会更为勤奋地工作。但是,如果这种努力不是指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则高努力水平并不一定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因此,必须确定明确的组织目标,使我们在努力强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努力质量,指向组织目标并与其保持一致才是我们追求的。动机可以看作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我们所说的需要是一种内部状态,它的某种结果具有吸引力。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人们产生的某种优势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如果最终目标实现,则需要得以满足,紧张得以解除。
2. 简述泰勒(或译“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就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正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力的产量。
(2)工作定额原理。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泰勒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做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二是愿意从事该种工作。为此,企业管理当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把他们分配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此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