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13设计理论基础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回答日本索尼为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国际电子公司?
【答案】在日本所有公司当中,最重视设计的当数索尼电器公司。从80年代以来,它横向发展和兼并,变成一个世界大型集团,经营内容从产品到娱乐业,几乎无所不包。
(1)工业设计在索尼公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电子产品行业甲期深受德国产品设计的影响,外型追求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非常冷漠、机械化。自从日本电子产品设计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之后,索尼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德国影响,摆脱国际主义的设计固定模式,而刻意形成自己的产品设计特点,发展出一种具有高科技特征,同时又具有人情味的设计风格。
(2)索尼设计政策的中心是“创造市场”。索尼提出“创造市场”的策略,从而取代了旧的“满足市场需要”的生产开发政策。索尼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基本都围绕这个核心进行。
(3)索尼公司对于企业形象的树立非常关切。即便是企业与产品的名称,也必须准确和积极,比如公司名称“索尼”就是这样考虑的结果,对于促进索尼产品销售,建立企业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索尼公司的工业设计具有明确要求与设计概念。它的产品首先是提供方便、无须解释,通过外型设计让使用者了解功能、操作简便,因而成为设计的中心。
2.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答案】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同样具有以下特点:
(1)都反对矫饰过多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其他过分装饰的风格;
(2)都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3)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4)都受东方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
但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提出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这一点与工艺美术运动推崇的中世纪、哥特式装饰相差甚远。
3. 简述丹麦的现代设计。
【答案】(1)丹麦较瑞典略晚进入现代主义,但在二次大战后很快迎头赶上。丹麦的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设计兼具现代简单明快和传统恬静朴素的特征,是现代功能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巧妙
结合,在20世纪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2)丹麦的家具设计大量采用棒木、柏木等天然材料,重视参考传统家具式样,同时具备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表现出典雅、轻巧、自然而现代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克莱恩等人。
(3)丹麦现代设计的特点是具有多方面适应性,针对不同层次消费者。以科学安排光线分布及研究与室内建筑的融合而著称。
(4)其优点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自然感、传统的美感和现代精神,简洁轻巧便利,成本低廉,体现手工艺风格。
4. 简述日木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
【答案】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逐渐走向工业化,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运动。日本工业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正时期,但走在世界前列却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
(1)明治维新~1945年,这一阶段是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初步传播的时期。战前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日本传统工艺现代化二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1945年~1952年,现代设计意识在日本确立,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也初步建立。 1945~1952年,日本经济逐渐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政府、产业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杂志大量出现,设计组织建立和西方设计家大量到日本进行设计活动,派大量人员到美国进行工业设计考察,邀请著名设计师到日本讲学,如弗兰克·赖特、雷蒙·罗维等。
(3)1952年~1960年,是日本的工业设计成长时期。20世纪50年代,借助美国强有力的支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工业产品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此时,日本的设计力图摆脱模仿美国和德国的状态,建立自己的设计文化。首先强化设计教育,完善和建立自己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同时,通过人员交流和举办展览,来促进日本与西方的设计艺术交流。
(4)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设计走向世界。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电子工业、造成工业、汽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市场迅速站稳脚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从传统的日本设计来看,它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方面来看,则更多是追随和模仿美国、德国、意大利的设计,所有这些加上日本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它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
(5)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设计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两条新的设计原则,即:有弹性的专业特征:文化的多元特征。80年代,现代设计在日本已奠定了自己的产业基础,并取得了惊人成就。
5. 简述丰裕社会时期的背景。
【答案】(1)一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美国设计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次大战期问,它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
①出现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
②美国大众文化对于设计风格的影响。二战后出生的“战后婴儿”从家庭消费力、对传统价值的淡漠感、对新事物的喜爱等都不同于父辈们,为了适应这代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就需要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的出现。
(2)另外丰裕社会于50年代末期开始成熟,妇女的经济独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消费力量。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决定了单一垄断风格将不复存在,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风格,设计开始出现在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方式,也越来越重视短期消费需求。60年代消费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成为西方消费的主要方式与行为。
6. 简述美国的工业设计。
【答案】(1)从一开始起,美国的设计运动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约束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小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也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而是十足的商业竞争。
(2)在战后欧洲的设计观念和美国的市场结合后,形成了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强烈的竞争是美国现代设计的发轫点,美国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发展了互业设计并使其职业化。
(3)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虽然美国现代建筑市场需求极大,高层建筑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为各自主要城市的建筑中心,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与德国、俄国相比的现代建筑设计运动。(4)美国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刺激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于军需用品和武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因而刺激了美国的工业发展。
7. 简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1)在古代,艺术和科学就存在着不可分性。综观人类文化史和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在科学与艺术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在古代是融为一体的,到了近代,初期的科学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动机,也不是为了实用或个人的切身利益,主要是为了满足某种好奇心或求知欲。这种活动归之于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正因为如此,像达·芬奇,艺术史称他是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史称他是伟大的科学家。有人把他看做是科学的艺术家,有人又把他看做是艺术的科学家,或认为他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在我国古代,张衡、马钧等一批巨匠,也有类似之处。
(2)从现代社会的科学和艺术发展来看,艺术离不开科学,科学往往是艺术的载体。把科学当作艺术,不仅是19世纪之前多数科学家持有的基本观点,在19世纪科学成为多数人的谋生职业之后,科学家们选择科学也多半出自兴趣、爱好、猎奇心、求知欲以及对大自然的爱和对神秘美的追求。因此,从古至今,艺术的表现是与科学的发展进步分不开的。
(3)在世界现代设计艺术发展史上,艺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不仅表现在材料方面,而且在造型、装饰方面的反映也十分突出。材料的增多和利用,造型的讲究和装饰的表现手法的改变,每一步都是科学进步和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