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湘潭大学70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2.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3.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③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4.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谓“两种制度”即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照顾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现实情况和当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允许那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原有的社会制度长期不变。实行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在国家结构问题上的重大创造。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国家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府一一国务院。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特区政府是一级地方政府。特别行政区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又是真实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除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和不属于特区高度自治权范围的以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二、简答题

5. 简述学术界关于政治学的四种代表性定义。

【答案】政治学的含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就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是,由于人们对于政治的含义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于政治学含义的确定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代表性的四种定义包括:

(1)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如认为“政治就是国事,政治学便是以国家为研究的对象的,或竞可称之日国家学”。或认为“政治科学以国家为研究的起点和终点”。

(2)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如提出“正是社会中的权力一一权力的本质、基础、前提、范围和结果一一是政治学主要研究对象”。哈罗德·D. 拉斯韦尔则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进一步发展,提出“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物,政治学就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和研究。如认为“所谓政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关于管理众人的事的原理原则,造成一种精密的有系统的理论,和能够实地应用的政策”。

(4)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其代表性观点,如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学历来自行规定的任务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那个政策应当如何被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

6. 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7.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对政治的理解而界定。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 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 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他各种政治关系和间题的力一式和力法。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这虽然突出了政治学研究的重点,但又绝不能把政治学仅仅限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或者说政治学就是国家学。因为这样做容易使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失之过窄,无法将政治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因素包容进去。

所以,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作这样的表述,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概括既突出了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即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又能顾及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8. 简述政治改革的特点。

【答案】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即使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政治改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政治改革的发生原因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性。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改革实际是政治权力协调社会利益矛盾的特定力一式和途径,而利益矛盾的调整,也成为政治改革的社会目标。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通过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协调不同的利益矛盾,是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和协调的政治途径。因此,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矛盾的协调解决,在政治生活中,必然要求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构成了社会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政治改革是政治权力主体所推行的政治革新运动。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出于被动,既有政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