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55生物化学(学术)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盐溶。
【答案】盐溶是指加入少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在盐浓度较低时,由于静电作用,使蛋白质分子外围聚集了一些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从而加强了蛋白质和水的作用,减弱了蛋白质分子间的作用,故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2.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是新掺入的氨酰
是延伸中的肽酰的结合位点。
3. RNA interference (RNA 干扰)。
【答案】RNAinterferenceCRNA 干扰)即RNAi ,是指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 诱导的特异性转录后基因表达 沉默的现象,其作用机制是双链RNA 降解产生的小干扰RNA (siRNA )与同源的靶mRNA 互补结合,导致mRNA 降解而抑制基因表达。RNAi 技术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研宄和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 双关酶。
【答案】双关酶能与膜可逆结合,通过膜结合型和可溶型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双关酶大多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节酶,如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3-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氨基酸代谢的Glu 脱氢酶、Tyr 氧化酶;参与共价修饰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5.
【答案】5-磷酸核糖在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催化下与
酸生物合成提供磷酸核糖,它对于核苷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6.
【答案】泛素蛋白的多聚体,是标记待分解蛋白质的泛紊形式。与蛋白质连接的多聚泛素的长短是介导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或细胞定位的重要信号。
7. 亮氨酸拉链。
【答案】亮氨酸拉链是反式作用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基序结构,由约35个氨基酸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作用生成,为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
残基形成的两性卷 曲螺旋形螺旋。疏水侧链位于一侧,解离基团位于另一侧,每两圈螺旋有
螺旋而与DNA 结合起作一个亮氨酸,单体通过疏水侧链二聚化,形成拉链。该结构借助N 端
用,这种结构称为亮氨酸拉链结构。
8. 核小体(nucleosome )。
【答案】核小体是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 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的。
9. 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
【答案】某些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而使酶失活,抑制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不可逆抑制作用是指由这样的不可逆抑制剂引起的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的特点是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结合,可用透析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10.Tollen 试验
质的一种鉴定戊糖的方法。
【答案】Tollen 试验是指戊糖经浓盐酸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作用生成樱桃红色物
二、单选题
11.对应于DNA 模板链上的密码子GAT 的反密码子是( )。
A.CTA
B.ATC
C.AUC
D.GAU
【答案】D
12.生成甘油的前体是( )
A. 丙酮酸
B. 乙醛
C. 磷酸二羟丙酮
D. 乙酰CoA
【答案】C
13.如果遗传密码是四联体密码而不是三联体,而且tRNA 反密码子前两个核苷酸处于摆动的位置,那么蛋白质正常合成大概需要多少种tRNA? ( )
A. 约256种不同的tRNA B. 种不同的tRNA
C. 小于20种
D. 与三联体密码差不多的数目
E. 取决于氨酰-tRNA 合成酶的种类
【答案】D
【解析】如果遗传密码是四联体密码而不是三联体,而且tRNA 反密码子前两个核苷酸处于摆动的位置,那 么tRNA 同样主要依靠反密码子的后两个核苷酸识别密码子,情况与三联体密码差不多,所以蛋白质合成需要的tRNA 种类与三联体密码需要的tRNA 种类差不多。
14.组氨酸的羧基、咪唑基、氨基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82、6.00和9.17, 其等电点为( )。
A.3.91
B.7.59
C.5.75
D.8.50
【答案】B
15.人类及灵长类以外的哺乳类动物排泄的嘌呤代谢终产物是什么( )。
A. 尿素
B. 尿酸
C. 尿囊酸
D. 尿囊素
【答案】D
三、填空题
16.在同源重组过程中常常形成_____中间体。 【答案】
17.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___。 【答案】温度、激活剂、抑制剂
18.信号肽识别颗粒(SRP )即_____,由_____和_____组成,是一种双功能分子,既可以与_____结合,又可以与_____结合。
【答案】信号识别颗粒;RNA ; 蛋白质;新生肽链N 端的信号肽;内质网膜上的SRP 受体
19.酶反应的非竞争性抑制剂与竞争性抑制剂相比,具有三个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同;抑制与底物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抑制作用不能通过高底物的浓度,加以消除
【解析】竞争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常常能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正常结合。一般来说,它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底物及抑制剂的相对浓度,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増加底物浓度而消除。非竞争 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底物无共同之处,它是通过与酶活性部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