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834大学物理二[专业硕士]之普通物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拔河比赛时,在比赛即将开始之前两队队员都会握紧绳子,身体保持向后倾斜并尽可能降低重心,目的是什么?作何解释?
【答案】为了增大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2. 在讨论理想气体压强、内能及分子平均碰撞频率时,所采用的气体分子模型有何不同?
【答案】讨论理想气体压强时,将气体分子看做自由质点,即略去了分子大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假定气体 分子与器壁作完全弹性碰撞;讨论理想气体内能时,由于要考虑气体分子的平动和转动动能,因而不可略去分子的大小和结构,并由此提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等模型;讨论分子平均碰撞频率时,则是将气 体分子看做有效直径为d 的刚球。
3. 如图所示,杨氏双缝实验中,在一条光路上插入一块玻璃,则原来位于中央的干涉明纹将向哪侧移动?
图
【答案】在下侧的一条光路上插入一块玻璃,则原来位于中央的干涉明纹将向下侧移动。
4. 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各自做简谐振动,若将两单摆向右拉开一个相同的小角度然后释放任其自由摆动。问:
(1)这两个单摆在刚释放时相位是否相同?
(2)当单摆达到平衡位置并向左运动时,单摆
大致在什么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
相位是超前还是落后?超前或落后多少?
【答案】(1)相同;
(2)大致在平衡位置稍向右偏的位置,且向平衡位置摆动,
.
相位落后,落后
5. 若有一块金属表面的平整程度需要检验,你可否利用光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可行的检验方案?并请解释你 所提方案的基本原理。
【答案】类似图所示的方法,将一块标准的光学玻璃与待测金属构成一个劈尖,通过观察劈尖条纹的形状 可以检验出金属表面的平整程度。其应用的原理就是劈尖干涉条纹所对应的等厚干涉条纹的特点,即厚度相同的 那些位置对应同一干涉条纹的特点。
图
6. 在晶体衍射中,为什么不能用可见光?
【答案】
晶体中原子间距的数量级为
应小于
是晶体中原子间距的1000倍。因此,在晶体衍射中,不能用但可见光的波长为要使原子晶格成为光波的衍射光栅,光波的波长
可见光。
7. 对一个静止的质点施力,如果合外力为零,此质点不会运动。如果是一个刚体,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 对于刚体,外力作用对其运动状态的影响与质点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案】不一定。因为刚体除了平动还有转动,要使刚体平衡,除了合外力为零以外,还要求合外力矩同时为零。 对于刚体,外力作用可能会使其平动也可能使其转动或兼而有之,但质点是不会转动的,外力只可能使其平动, 这是质点和刚体的主要不同之处。
8. 试说明钾原子中电子的排列方式,并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
【答案】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小原理。
钾原子核外共有19个电子,其排列方式为
:
钠原子核外共有11个电子,其排列方式为
:
钾和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价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
9. 若两列波不是相干波,则当相遇时,相互穿过后且互不影响;若两列波是相干波则互相影响,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同时请分析叠加原理成立的条件。
【答案】正确,不相干的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保持各自原有的特性,互不影响;但对于相干波会出现有些地方 振动加强,有些减弱的现象;叠加原理只适用于小振幅波动的线性叠加。
10.受力分析过程中如何做到不漏力,也不虚构力?
【答案】首先确定重力,然后以重力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转一周逐一找研宄对象与外界的接触,有一个接触面(点)就可能存在一个弹力或摩擦力,这样做就不会漏力。另外,一个真实的力必须有施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则是虚构的力。
11.一对正、负电子从同一位置同时姑入一均匀磁场中,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速率分别为2v 和v ,且 都和磁场垂直,试指出它们的偏转方向,并判断经磁场偏转后哪个电子先回到出发点?
图
【答案】如图所示,
正、负电子的速度均满足
由洛伦兹力可知,速率为如的正电子将作逆时针匀速率圆周运动,而速率为v 的负电子则作顺时针勾速率圆周运动。两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速率大者、 即正电子的轨道半径大,但两电子的运动周期相同,所以它们将同时回到出发点。
12.棒球运动员在接球时为何要戴厚而软的手套? 篮球运动员接急球时往往持球缩手,这是为什么?
【答案】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手与球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球对手的冲力。
二、计算题
13.地面上波源S 与高频率波探测器D 之间的距离为d , 从S 直接发出的波与从S 发出经高度为H 的水平层反射后的波,在D 处加强,反射线及入射线与水平层所成的角度相同。当水平层逐渐升高h 距离时,在D 处测不到讯号,不考虑大气的吸收。试求此波源S 发出波的波长。
图
【答案】根据题意,波源S 发出的波经水平层反射后的全反射波是有半波损失的。设由H 高反射面反射的波程为L , 由(H+h
)反射的波程为S 到D 的直线波程为d ,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