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之公共政策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面理性模式
【答案】全面理性模式又称纯粹理性模式,是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全面的资料做出合理性的决策。很难确定是谁提出了这一模式,但是在经济学、管理科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等学科中可以发现这一模式的广泛使用。这一模式意味着决策者能完全客观而合乎逻辑地看问题,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 在决策过程中,他的所有行动,不断地使他选择有效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
2. 政策周期
【答案】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一执行一评估一监控一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情况而对原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3. 回归分析
【答案】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推断法。依据自变量、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回归分析可分为线性与非线性两类; 线性模型又可依自变量数目的多少,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称为一元回归分析; 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称为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常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遇到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手段转化为线性回归问题处理。
4. 政策终结
【答案】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终结不只是对一项政策的了结,而且意味着修正或调整。政策终结有三个特征:强制性、更替性、灵活性。
5. 德洛尔
【答案】叶海卡. 德洛尔1928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是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为政策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其思想被称为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分水岭”。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德洛尔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作为公共政策的奠基人之一,德洛尔批判地继承了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传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政策科学理论,为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研究教育机构进行了探讨,推动美国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设了公共政策学课程。德洛尔还提倡高等学校应该担负起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政策分析家。从德洛尔开始,政策学家开始重视政策分析。当然,德洛尔的思想也受到了批判,德洛尔的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6. 不确定型政策
【答案】如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因存在某些不可控的因素,从而选择的方案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甚至有一些是决策者根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这种政策就是不确定型政策。也有人对不确定型政策依据各种可能结果出现概率的可知性做出进一步的区分,将可以预测可能结果出现概率的不确定型政策称为风险型政策,将不能预测可能出现结果出现概率的不确定型政策称为不定型政策。
二、简答题
7. 非官方政策活动者有哪些?
【答案】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主要是相对于官方的政策活动者而言,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公民、大众传媒、思想库等。
(1)利益团体是指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其日的在于建立、维持、增进共同利益和共同态度所蕴含的行为模式; 其职责是履行利益聚合功能,以保障或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
(2)公民或选民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民决定或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主要途径有:
①以国家主人或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主权。
②用间接或代议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者制定或修改并执行公共政策。
③使用各种威胁性方式(如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等)去反对某些政策,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④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影响政策,或通过制造舆论或游说的方式去影响政策。
⑤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以此影响政策结果。
(3)大众传媒系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居间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因特网等诸形式。决策中的信息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大众媒体则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大众传媒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正产生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在西方,有人将大众传媒称作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4)思想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使政策研究从个体走向群体。思想库是现代国家公共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思想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结权
势集团和直接决策者的中介,起到了使政治系统与社会广泛联结的作用。它们一方面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 另一方面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
8. 拟订备选方案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拟订备选方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1)不要过分依赖于过去的经验
为了解决政策问题,分析者力求辨别出与过去问题相类似的部分,搜集在别处或被别人所使用过的解决办法,这是产生备选方案的一个来源。然而,过分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却是危险的。
(2)不要急于批评别人的意见,不让好主意溜掉
在采取头脑风暴法一类的方法时,不要急于批评别人提出的观点,因为批评将妨碍新观念、新办法的提出,使参与者放弃了提出一些潜在的有用、但不成熟的想法。因此,应尽量避免过早地对参与者提出的方案评头论足,这可以增加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办法被发现的机会。随时记下各种思想和观点,不要过分相信你的记忆力,哪怕写下只言片语也好,以避免失去这些思想。
(3)避免过早锁定问题定义
问题界定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在分析过程的后面的各个阶段,因为发现新的情况,掌握更多的信息,使得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因而有必要对问题作新的界定或对原有的界定加以修改,很少有问题从一开始的环节就被完全界定清楚。因此,在分析过程中,要尽力避免过早锁定问题定义,以便找到更合理、全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4)避免过早形成偏好
所有的分析者和决策者在备选方案的搜寻、比较和抉择中都会偏向于某种类型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备选方案的搜寻过程中,如果过早地形成偏好,只注意所喜欢的一类解决办法,那么就可能排除或不考虑其他类型的备选方案,导致好的或较好的解决办法被发现的机会大大减少,这是力案搜寻中应尽力避免的一个陷阱。
(5)防止未经评估而排除备选方案
有时,某些备选方案在未被正式评估(初步评估)就被消除,原因是它们不符合参与者的信念。这是一种未经分析评估就排除备选方案的做法,它排除了许多实际有效的备选方案被进一步考虑的可能性。
(6)注意在条件发生变化时,重新考虑以前被排除了的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搜寻、发现或创造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某些方案因当时当地的条件显得不适应而被排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实际的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分析者发现更多的情况,这时,以前被排除了的备选方案可能变得相关或适用了。
9. 政策问题的特征。
【答案】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入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