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0岁,癫癎大发作病史6年,每年发作3~4次。发作前有时伴有先兆,表现为不自主咂嘴、咀嚼,无意识地掏摸衣袋等。幼时有发热惊厥史。曾用过中药偏方以及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治疗。脑电图常规描记右颞区有不典型的棘慢复合波,头颅MRI显示右侧海马容积略小。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不同作用机制的传统抗癫癎药物的联合应用。 选择一种新的抗癫癎药物,继续治疗观察。 癫癎外科治疗。 中药治疗。 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
女性,32岁,已婚,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达9~10天。于月经来潮第5天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报告为"增生期子宫内膜,部分呈分泌反应"。其诊断应为() 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萎缩不全。 粘膜下子宫肌瘤。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
男,35岁,1年来反复发作性左手至左前臂抽搐,不能控制,持续十余秒钟可自行缓解,月发作约2次。2d前在与人聊天时突感左手麻木,继之全身抽搐伴意识障碍,苏醒后颈背部酸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部分性感觉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
女性,16岁,初潮于12岁,近2年来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未及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黄体功能不全。 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粘膜下子宫肌瘤。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
男性,24岁,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长期服用激素治疗,近1个月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血沉105mm/h,血象不高,常规抗感染及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此时应() 考虑狼疮活动,可加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考虑肺部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 考虑结核,可查找结核杆菌,必要时给予抗结核治疗。 考虑病毒感染,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考虑药物热,停用所有药物。
对癫癎诊断意义较小的脑电图波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