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新闻学805新闻采写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观察力
【答案】观察力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捕捉和分辨的能力,而不仅是指记者的眼力、目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者善于从一般的现象中捕捉到不一般的东西,更善于透过各种表象,甚至是假象,把握住事物的底细和本质。
2. 访问
【答案】访问又称“口头采访”、“谈话采访”、“访谈”,是采集新闻材料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记者有目的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从活动对象上看,访问可以分为两种:①个别访问,即采访对象只有一个人,这种形式最为频繁; ②开座谈会、调查会,即集体采访,采访对象在两个人以上。
3. “孩童般的眼睛”与“聪明长者的眼光”
【答案】“孩童般的眼睛”是指记者的观察应该像孩子一样,带着新鲜感去看待事物,时刻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觉。“聪明长者的眼光”是指记者要用聪明长者这样阅历丰富,见多识广、鉴别力强的眼光去进行深刻的洞察,在纷繁的观察对象中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方面,而那些没有价值的事物,则可弃之不顾,以提高效率,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4. 旅行采访
【答案】旅行采访是指记者选择特定的路线,以旅行方式在沿途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这是一种流动性很大、见闻广、带有一定艰险性,但却富有魅力和情趣的一种采访活动。以采访、考察的成果写成的通讯称“旅途通讯”。
二、简答题
5. 在记者工作中容易出现道德与法律的边缘问题有哪些? 怎样正确对待?
【答案】在记者的新闻报道活动中,有一些问题,既涉及道德,又涉及法律,带有边缘性,必须慎重对待。
(1)诽谤
“诽谤”是:“故意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我国《宪法》、《民法通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明确指出侮辱、诽谤他人,既是不道德行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