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按问卷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将问卷分为( )。
A. 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
B. 个别间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
C. 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D. 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
【答案】C
2. 斯金纳实验中的行为塑造是通过( )进行的。
A. 定时间隔
B. 定比间隔
C. 逐渐强化
D 自我强化
【答案】C
3.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答案】C
4. 在加湿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中,加工系统是以短时记忆系统两种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为基础提出的。
A. 短时记忆系统
B. 两种记忆系统
C. 长时记忆系统
D. 三种记忆系统
【答案】D
5. 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
A. 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 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 图式、同化、运算、成熟
D.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答案】D
【解析】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他认为: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经过相互作用,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图式正是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更高一级的形式。
6.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7. 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表明发现法有助于( )。
A. 提高智慧的潜力
B. 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C. 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
D. 记忆
【答案】B
8. 与动物不同,人的学习是在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 )的中介而进行的。
A. 互动
B. 行为
C. 语言
D. 表情
【答案】C
9. 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存在的转折期大约在( )。
A. 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B. 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C. 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D. 四年级下学期前后
【答案】B
10.“水下击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的( )理论的经典实验。
A. 概括化理论
B. 关系转换说
C. 学习定势说
D. 分析概括说
【答案】A
二、辨析题
11.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
【答案】此观点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1)通常将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称为认知的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化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
(2)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则称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12.人是教育的产物。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人是教育的产物”是一种外砾论的主张,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及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三、简答题
13.什么是社会规范的认同?
【答案】(1)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英语中认同有两种表示含义。
①用于表示个体认同(identity )。如自我认同、性别认同等。自我认同是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代表一种人格发展的成熟状态。它是个体综合先前自我、心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希望六个方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此种自我肯定的感觉,即认同感或统合感,又称自我认同感。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与之相反的现象,即为角色混乱,代表一种发展迟滞或行为偏差的不健康、小成熟状态。
②用于表示社会认同(identification )。如认同人物、双亲交叉认同等。这是指个体向外汲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