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7 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35 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51 2018年苏州大学文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66
一、选择题
1.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
A. 严格规则
B. 系统规则
C. 标准规则
D. 系统程序
【答案】D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考点】学习动机类型。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学习动机的分类的考查。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其中,社会交往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学生的好学和乐学等认知动机。另外,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成: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 第三种,就是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因自己的学业而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3. ( )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能力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从而较好的解释了人类的学习。
A. 华生
B. 加涅
C. 梅耶
D. 奥苏伯尔
【答案】B
4. 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概括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群集策略
【答案】D
5. 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激发学生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A. 近景性动机
B. 远景性动机
C. 内部劫机能
D. 外部动机
【答案】D
6. 下列不属于品德构成的心理成分的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境
C. 道德意志
D. 道德动机
【答案】B
7. 正强化是指( )。
A. 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B. 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C. 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D. 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答案】A
8. 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 )。
A. 教学成效
B. 学生成绩
C. 教学目标
D. 教师绩效
【答案】A
【解析】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
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因此,答案为A 。
9.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卜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 新观点
B. 认知结构
C. 策略系统
D. 价值体系
【答案】D
10.下列方法中最佳的复习方法是( )。
A. 反复阅读法
B. 读背结合法
C. 抄写法
D 列表法
【答案】B
二、辨析题
11.负强化即是惩罚。
【答案】错误
(1)强化有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与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旱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在于:
①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动物实验表明,惩罚对消除行为并不一定十分有效,厌恶刺激停止作用以后,原先建立的反应仍会逐渐恢复。因此,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必须慎重运用惩罚。
②负强化是通过讨厌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因此惩罚不能等同于负强化。
12.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答案】错误。
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为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 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