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沟

【答案】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提出的理论假说而诞生,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之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知识储备上的差异,社会交往的差异,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2. 场面调度

【答案】场面调度最初是戏剧用语,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用于影视剧中,则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包括所有放置在摄影机之前的将被拍摄的元素:布景和道具、灯光、服装和化装以及人物举止。根据调度主体的不同,分为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常用的调度手法有纵深调度、重复调度和对比调度。

3. 《今晚八点半》

【答案】《今晚八点半》是1987年元旦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旨在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文学、曲艺等各类文艺节目的欣赏需求,同时了解文艺知识和文艺信息动态。包括音乐、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节目,听众点播的歌曲约占2/3。每天播出1次,每次55分钟。

4. 受众

【答案】受众(audience ),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也就是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如果仅仅考量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属性,那么受众还包括广大的互联网用户也即网民。

二、填空题

5. 湖南卫视1997年开播的综艺娱乐节目是_____。

【答案】《快乐大本营》。

【解析】《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于1997年7月11日开播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中国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主持人由风靡全球的“快乐家族”担任,即何灵、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听五人。《快乐大本营》为普通观众或草根团体及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娱乐”

平台和分享快乐的机会,同时也极力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推介时尚、新奇的文艺表演形式,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理念。

6. _____的开播标志着我国频率专业化的开始。

【答案】珠江经济电台

【解析】珠江经济电台成立于1986年,它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板块节目模式电台的诞生。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的经济电台,珠江经济电台拥有良好品牌效应,是华南地区最大型、最权威的经济类电台。珠江经济电台致力于打造具有浓郁现代都市生活色彩的广播节目,为听众提供强档的新闻、财经、市场、生活服务资讯和时尚的音乐娱乐享受,其创立的“珠江广播模式”在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

7. 请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春节联欢晚会。

【答案】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文艺是借助于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屏幕的视听兼具的特点而产生的新型的综合艺术,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艺术门类。从1983年黄一鹤、邓在军执导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它已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国际知名度,成为中国人民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成为全世界华人沟违民族感情、寄托乡思的纽带。

这台已形成传统的超大型综合文艺晚会,耗资最大、演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加演职员最多、传播面最广。每届春节联欢晚会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主题,团结、欢乐、祥和是其一贯的基调,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如开场踢响头三脚,照顾观众过年习俗,讲究黄金分割线,准时敲响零点钟声,以相声、小品、歌舞为三大支柱,以名主持人串联节目,以及坚持现场直播增加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等。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春节联欢晚会确实贯彻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中央指示精神,以反映、总结每年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为题,以相声、小品的方式呈现。如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对奥运、汉川地震等重大事件进行了回顾,报喜不报忧,尽量避免负面情绪,有着浓厚的报告材料式的演出风格。除此之外,春节联欢晚会还具有雷同化的通病,无论从策划、撰稿、灯光、演员来说都有这个通病。虽然个别的突破时不时地令人耳目一新,但形式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可贵的创新精神、求异的灵动思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殆尽,只剩下匠气十足的模式和框架。虽然曾经辉煌的东西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光彩和价值,但是不等于说它可以永无止境地垄断观众的视野。

8. 主持人有哪些角色功能?

【答案】主持人的角色功能有:

(1)信息功能

所谓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就是主持人作为一个信息收集者和传播者所负有的信息告知和信息整合的功能,没有这个功能,主持人角色的其他功能也无从谈起。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表

现在:

①信息的传递上,这包括事实性信息的传递和意见性信息的传递,有时甚至其中还包括情感性信息和关系性信息。

②主持人传播中对既有信息的整合上,即主持人在传播中通过组织、串联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梳理,并以富有个性的方式来传播的功能。

(2)情感功能

主持人在传播活动中具有引起受传者情感共鸣的作用,同时,主持人的这一角色功能与其人格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3)审美功能

主持人角色的审美功能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机构以及公众“代言人”的角色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大众“明星”的身份决定的。审美,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9. 简述受众的特征。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受众的特点

①规模的巨大程度

受众群体的规模几乎超过了各种各样社会群体,尤其广播电视传播的无远弗届,使得其受众群体的规模往往可以超越国界,是互联网出现之前最具有国际化或世界性的社会群体。

②分散性

受众分散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当中,收听早间广播新闻的听众,既有普罗百姓也有达官贵人,一部电视剧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与剧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喜同悲。

③异质性

即受众社会属性和文化特质的多样化。

(2)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

①不可见性

由于受众数量规模庞大,分散,异质性高,很难被精确描摹出来。然而,不管是管理、运作媒介的人,还是使用媒介的人,都会很有兴趣想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在阅读报纸、看电视、购买音像制品或去电影院看电影。

②非群体化或曰碎片化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显现得尤为突出。在自主性、分群化社会中,广播电视观众、听众和所有大众媒介的受众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结构特征。受众非群体化的趋势与广播频率专业化、电视多频道的竞争不断互动,因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广播电视从“广播”向“窄播”的转化。

10.简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脉络、现状及困境。

【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