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1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8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5 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17中国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威海卫之战

【答案】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军侵犯威海卫的战役。黄海海战后,李鸿章避让求和,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18%年1月20日,日军出动二十五艘兵舰运送陆军二万余人在荣城湾登陆,并以军舰封锁港口。1895年2月2日,日本占领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与陆军一起炮轰停泊在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受敌水陆夹攻,先后有四艘军舰被击沉,人员伤亡惨重。北洋海军中的部分海员爆发兵变,胁迫丁汝昌投降。2月11日,丁汝昌拒绝投降,被迫自杀。余舰十一艘为日军所获。至此北洋海军彻底覆亡。

2. 天京变乱

【答案】天京变乱是指清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事件。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溃江北、江南大营,天京周围的紧急形势暂时解除。杨秀清乘机进一步扩大个人权势,再次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在湖北督师的石达开火速回京。9月1日深夜,韦昌辉包围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眷属全部杀死。经过这场屠杀,韦昌辉控制了天京,独揽军政大权。这又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11月初,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迎石达开回京辅政,长达两月的天京变乱,始告平息。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 《北京条约》

【答案】《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24、25日,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①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増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4.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变法通议》

【答案】《变法通议》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梁启超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集。1896年,梁启超陆续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主要内容有: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变法通议》系统全面地宣扬了维新变法主张。

7. 康有为

【答案】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失败后出逃日本。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主编《不忍》杂志,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8. 整风运动

【答案】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活动。整风运动主要包括1942年、1950年、1957年三次整风运动,其中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为著名。1941年前后,由于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敌后解放区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历史上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尚未清醒,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长期存在。为克服困难,1942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完成批判和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和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思想作风的根本任务。通过此次整风运动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9. 时务学堂

【答案】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派在长沙创办的新式学堂。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

任分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10.圣库制度

【答案】圣库制度是指清代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分配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宣布“凡物皆天赐来,不须钱买”,下令没收商贾的私人资本货物,废除了商业贸易,在天京水西门灯笼巷设立“天朝圣库”,总管天朝公共财物。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凡私藏金一两、银五两者,一经查出,金银没官,人即治罪。后因天京城内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太平天国开办了官营商业。

二、论述题

11.论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条件。

【答案】(1)首先,政治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重要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只在本质意义上、最终意义上体现,在历史的某一点上可能其他因素更具决定意义。20世纪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正处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点上。当时社会主义生机勃勃,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从它的种种危机、诸多社会矛盾以及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历史上惨遭各个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不会赞成在中国搞资本主义,而对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突出成就,又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既然确立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又认定搞资本主义没有前途,加上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援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外在的压力,也有内在的动力,是大势所趋。

从现实情况看,新中国的政权基础很不巩固,国际上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国内在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已经出现,城乡资本主义势力有日益扩大之势,危及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把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必然对危及政权统治基础的私有制进行限制甚至消灭。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从纯经济的角度考虑,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思考。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环境与苏俄相比具有某些相似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其次,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推行计划经济的必然要求。国名解放初期,由于受国际局势的影响,经济建设环境相对封闭,物资严重匮乏,形成短缺经济时代,国家必须大量投资搞建设。同时,国民经济生活比较简单,推行计划经济,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时代是相适应的。事实上,计划经济在国也产生了奇效。50年代国仿效苏联模式推行计划经济,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基础,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而推行计划经济必然要求把私营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对私营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整体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3)最后,赶超西方国家的强烈愿望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观动因。1840年以后处于全面衰退的中国,又惨遭西方列强的侵略,连年战争,赔款割地,人民生活已穷困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