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司法卷二题库>司法卷一题库

问题:

[不定项选择] 不定项选择题:部分同学在讨论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时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大体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但他们在如何具体认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请指出他们下列见解中不正确的见解:()

A . A.立法法规定的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范围,就是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
B . B.民事制度、经济制度不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
C . C.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10个方面事项不是绝对只能由法律调整的,必要时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机关的授权也可以用行政法规调整
D . D.无论何种条件下,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基本经济制度等事项都不能由行政法规调整

假设一家银行的外汇敞口头寸如下:日元多头100,欧元多头50,港币空头80,美元空头30,则净总敞口头寸为()。 150。 1l0。 40。 260。 不定项选择题:某法国甲公司与土耳其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后来双方发生了纠纷,根据合同的约定,双方在国际商会下设的维也纳仲裁庭进行仲裁。但是双方当事人既没有选择奥地利的国内法,也没有授权仲裁员根据“公允和善良”行事。仲裁庭做出裁决,认定法国甲公司违约,要求其支付80万法郎的违约金。在叙述仲裁理由的时候,仲裁庭并没有适用法国法律、土耳其法律、奥地利法律等与案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而是按照惯例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认定法国甲公司违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仲裁庭没有按照国际私法适用有关国家的国内法是错误的,仲裁裁决也没有法律约束力。 B.该仲裁庭适用国际惯例裁决案件并没有违反有效的法律规范。 C.仲裁庭应当适用土耳其、法国或者奥地利其中任何一国的国内法。 D.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的国际商业惯例,完全可以作为仲裁庭仲裁的法律根据。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下面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西周时期,国家机构中司法诉讼的最高裁判者是大司寇。 B.最早见于西周的“三刺”制度说明统治阶级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C.在汉代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在依据汉律审案的同时,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 D.唐代的“三法司”包括大理寺、刑部、都察院,故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的临时最高法庭审理重大案件的情况又被称为“三司推事”。 在法庭开庭的前一天,张律师在与其委托人刘某研究案件时,刘某向张律师提出了一项违法要求,对此,张律师的正确做法有:() 鉴于张律师与刘某已经建立委托关系,张律师不能拒绝代理。 鉴于张律师已经不能继续代理,张律师应当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刘某。 张律师可以说服刘某放弃违法要求。如果刘某放弃了违法要求,张律师可以继续进行代理。 张律师有权拒绝代理刘某。 用DA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VA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ΔR时,资产的变化可表示为()。 –[DA×VA×ΔR/(1+R)]。 –[DA×VA/ΔR×(1+R)]。 DA×VA×ΔR/(1+R)。 DA×VA/ΔR×(1+R)。 不定项选择题:部分同学在讨论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时都认为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10个方面事项只能由法律调整,大体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但他们在如何具体认识法律的调整范围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请指出他们下列见解中不正确的见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立法法第8条规定10个方面事项只能制定法律,明确了法律的专有调整范围。但法律的专有范围不等于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这10个方面事项中前9个事项是具体列举的事项,最后一个事项是“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这种“兜底性”的规定。尽管这种“兜底性”的规定有相当的灵活性,但也不能将法律的专有调整范围变成法律的全部调整范围。因此A项表述是不准确的。
(2)按照立法法第8条的规定,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非基本制度或一般制度,法律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可以规定的。因而B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3)立法法第8条规定了只能由法律规定的10个方面的事项后,接着在第9条规定: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根据这一规定,C项表述是正确的。
(4)D项表述由于有“基本经济制度等事项”的字样,因而是不准确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