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16政治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概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答案】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政治参与的方式
①政治投票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竟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②政治选举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
③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但其基本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
④政治表达
政治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和行为。
⑤政治接触
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⑥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
(2)政治参与的条件
政治参与在本质上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此,民主政治是政治参与所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在民主政治中,公民个人既能管理社会政治事务,又不能直接或者充分管理社会政治事务。人们在管理社会政治事务方面这种既能义不能的局面,是由民主政治的诸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因素决定的。
①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而言; 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
②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反映公民的某种社会身份。人们通常都是根据教育、职业、收入、权力、威望等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③政治心理。从行为主义研究的角度看,仟何政治行为都是在某种心理动机的驱使下展开的。政治参与行为也离不开它的心理因素的驱动力。
④政治机制。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必然要受到政治自身因素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对政治参与有重大影响作用。
2. 简述国家形式的内容。
【答案】从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上考察,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故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 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问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写部分之问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一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一些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如选举制度、执政党与政权的关系、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实质和规模、中央对地力一的领导体制和具体控制手段、国家机关工职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等,它们只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具体方面。
3. 简述政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在社会政治现实发展的需求和政治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双重作用下,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上,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有不同的划分。1996年,由政治学家罗伯特·古定和汉斯·迪特尔·克林兹曼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政治学手册》,将现代政治学科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分为八个部分,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政治经济、政治学方法论。
在政治学内容构成方面,我国政治学主要有七方面的研究领域,即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而从我国政治学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目前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具体来说:
(1)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马恩列斯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毛泽东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邓小平政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政治学方法论,政治学各分支领域或者交叉学科的专门理论如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权力理论、政治哲学、政治经济研究、政治心理学、政
治社会学、生态政治学,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外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西方当代政治思潮、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等等。
(2)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史、外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制度研究、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外地方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监察与监督理论、中国监察和监督制度史、中国选举制度、外国选举制度、“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政府组织理论、政府人事制度、政府过程和规则等等。在政治制度研究中,包含着比较政治的研究,其中包括比较经济政治研究、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分析、比较公共政策等。
(3)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方法论、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区域政治和各国政治研究、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的交叉学科研究如国际政治经济学、生态国际政治学等等。
4. 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国际法是保障有序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法律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政治关系的有序性,是国际政治活动和交往得以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法一方面为这种有序性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则以其特定的约束力,为这种有序性创造了保障性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就其内容来讲,国际法规定的是国家在国际政治和其他国际性活动中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的这种内容特点,使得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和活动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和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了稳定、确定和明确的依据,从而便于国际政治行为责任的划分和对于实际行为的相互监督。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在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的矛
5. 试论政党改革的背景及其措施。
【答案】(1)政党改革的背景
①非政府组织和特定的组织的发展取代政党的部分功能; 政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②党员数量和核心支持者的减少,党费的减少以及活动经费的不足;
③核心支持者的减少,外围志愿服务者的减少,政党与选民的沟通、人际渠道不畅;
(2)政党改革的措施
①在政党改革的诸多实践中,政党组织的扁平化改革尤其值得关注。
a. 全国性的组织层面,专业性职员的雇佣;
b. 基层组织层面,实施弹性化运作,突破人群和地域限制;
②采用新的媒体技术和宣传手段,运用提成的方式激励筹资人,采取更加创意的营销策略获得选民支持;
③改革选举制度,简化投票程序来提高选民投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