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3, 4, 56, 7, T 的带权 ,,.(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 )
A.27
B.46
C.54
D.56
【答案】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2. 下列几项中,不符合RISC 指令系统的特点是( )。
A. 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
B. 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减少,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C. 增加寄存器的数目,以尽量减少访存次数
D. 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
【答案】B
3. 给定二叉树如下图所示。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
B.NRL
C.RLN
D.RNL
【答案】D
【解析】对“二叉树”而言,一般有三条搜索路径:
①先上后下的按层次遍历;
②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遍历;
③先右(子树)后左(子树)的遍历。
其中第1种搜索路径方式就是常见的层次遍历,第2种搜索路径方式包括常见的先序遍历NLR 、中序遍历LNR 、后序遍历LRN ,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则是不常使用的NRL 、RNL 、RLN 。本题考查的是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的一种情况。根据遍历的序列以及树的结构图,可以分析出该遍历的顺序是先右子树再跟结点最后左子树,故答案为D 。
4. 已知循环队列存储在一维数组中,且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初始时front 和rear 的值分别是( )。
A.0, 0
B.0, n-1
C.n-1, 0
D.n-1, n-1
【答案】B
【解析】题目要求队列非空时front 和rear 分别指向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若初始时队列为空,且要求第1个进入队列的元素存储在A[0]处,则此时front 和rear 的值都为0。由于进队操作要执
行n ,则初始时front 的值为0、rear 的值为n-1。
5. 以RS-232为接口,进行7位ASCII 码字符传送,带有一位奇校验位和两位停止位,当波特率为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率为( )。
A.960
B.873
C.1371
D.480
【答案】A
6.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 )。
A. 系统调用
B. 外部中断
C. 进程切换
D. 缺页
【答案】C 。
【解析】我们在学习操作系统中知道,任何一个进程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了共享和保护,设定了用户态和内核态(可以通过设置软、硬件标志位来实现),在用户态运行用户的程序,在内核运行系统的程序。所以,从选项来看,系统调用可以在任何态发生,用户可以发起系统调用,系统也可以;外部中断是不可控的,也会在任何时刻发生,缺页的发生也是不可控的,可以发生
在用户代码之间;而进程切换却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情形,进程切换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进程切换前必定运行的是进程调度,只有进程调度选择了下一次被调度的进程,进程切换才可以进行。进程调度是scheduler , 进程切换是dispather ,这体现了现代操作系统策略与机制分离的设计思想。所以,进程切换必定不会在用户态发生(所谓发生指其起始的源头时刻),必定是在内核态(进程调度)发生的。
7. 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
A.{3}和{1}
B.{2, 3}和{1}
C.{2, 3}和{1, 2}
D.{1,2, 3}和
{1} 收到该帧后,向主机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 向主机发送一个确认帧,交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交换机没有
录这个数据报源MAC 地址的信息
所以只用从1端口转发。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可以由软件实现的操作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
B. 固件就功能而言类似于软件,而从形态来说又类似于硬件
C.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微程序属于硬件级,其他四级都是软件级
D. 直接面向高级语言的机器目前已经实现
【答案】D
9. 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
A.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的信息,只能选择从其他端口全部发送,同时记,确认帧发送时已经有的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