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831计算机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代计算机系统如何进行多级划分? 这种分级观点对计算机设计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由硬件直接执行;② ②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称为机器语言级,也是硬件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 ③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

④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

⑤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

(2)对计算机设计产生的影响

①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

②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2. 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哪几个阶段? 若采用同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同步时序图。

【答案】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 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读数据同步时序图如图所示:

图 读数据同步时序图

二、分析题

3. CTU 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 、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3)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答案】(1))a 为数据缓冲寄存器DR , b为指令寄存器IR ,c 为主存地址寄存器AR , d为程序计数器PC 。

(2)主存M —缓冲寄存器DR —指令寄存器IR —操作控制器。

(3)存储器读:AR 先置数据地址,

存储器写:AR 先置数据地址,

4. 比较同步定时与异步定时的优缺点。

【答案】同步定时协议采用公共时钟,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但由于同步总线必须按最慢的模块来设计公共时钟,当各功能模块存取时间相差很大时,会大大损失总线效率。

异步定时的优点是总线周期长度可变,不把响应时间强加到功能模块上,因而允许快速和慢速的功能模块都能连接到同一总线上。但缺点是:总线复杂,成本较高。

三、综合应用题

5. 一个长度为的升序序列S , 处在第个位置的数为S 的中位数。例如,若序列Sl=(11, 13,15, 17, 19),则S1的中位数是15。两个序列的中位数是含它们所有元素的升序序列的中位数。例如,若S2=(2, 4, 6, 8, 20),则S1和S2的中位数是11。现有两个等长升序序列A 和B ,试设计一个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找出两个序列A 和B 的中位数。要求:

(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 或C++或JA V A 语言描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

(3)说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答案】(1)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分别求两个升序序列A 和B 的中位数,设为a 和b 。 ①若a=b,则a 或b 即为所求的中位数。

②否则,若中位数只能出现(a ,b )范围内,舍弃a 所在序列A 的较小一半,同时舍弃

中位数只能出现(b ,a )范围内,舍弃1)所在序列B 的较小b 所在序列B 的较大一半。若

一半,同时舍弃a 所在序列A 的较大一半。

③在保留的两个升序序列中求出新的中位数a 和b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两个序列中只含一个元素时为止,则较小者即为所求的中位数。

(2)用C 语言算法描述如下:

}

(3)说明算法的复杂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分别是

6. 文件F 由200条记录组成,记录从1开始编号,用户打开文件后,欲将内存中的一条记录插入文件F 中,作为其第30条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若文件系统为顺序分配方式,每个存储块存放一条记录,文件F 的存储区域前后均有足够空闲的存储空间,贝U 要完成上述操作最少要访问多少存储块?F 的文件控制区内容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