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三个基本因素及其主要政策主张。

【答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陷阱。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如何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都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达到极大值时的消费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少投资,这样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投资更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3)流动性陷阱

利率: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于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 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一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小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小足的,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2. 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哪两种不同意见?

【答案】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采用政策来稳定经济,但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人企业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稳定经济,并且认为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他们的观点,通过实施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本身会适应这些干扰,市场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政府干预政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反而还能带来一些坏处。

3.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的推导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

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Y 表示产出,则有y=Y/N,n=△N/N。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需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δ,因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n+δ)k 。

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模型基本方程为

因此,在稳态时的y*和k*满足

(2)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稳。 ,也就是说较高的。经济均衡条件为。

图 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4. 下列各经济参与者中,哪些在外汇市场上可能是美元的供给者,哪些可能是美元的需求者?

(1)在欧洲旅行的美国人。

(2)想购买美国公司股票的德国投资者。

(3)向美国出日商品的中国企业。

(4)在美国旅行的巴西游客。

(5)从美国进口货物的德国企业。

(6)想在澳大利亚购置房产的美国投资者。

【答案】(1)在欧洲旅行的美国人,需要将美元换成欧元以在欧洲消费,是美元的供给者。

(2)购买美国公司的股票需要美元,投资者是美元的需求者。

(3)向美国公司出日商品得到的是美元,而中国出日商需要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因此是美元的供给者。

(4)在美国旅游需要美元来消费,是美元的需求者。

(5)进口美国的货物需要美元,是美元的需求者。

(6)美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购置房产需要将美元兑换成澳元,是美元供给者。

5. 试述经济学中所称的“自动稳定器”及其对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案】(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

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仟何行动。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2)自动稳定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

财政制度的这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由下列情况来体现并发挥作用:

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经济繁荣时情况则相反。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②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6. 请用文字和图例解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

【答案】(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