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课程体系。由于教育理念的改变,新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原本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得到很大的改变,有的知识被降低要求,有的则被删减;原本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状况有了极大地改观。现行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新课程内容删减了学习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内容则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状况直接关系到高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十多年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就出在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上。这些问题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的学习。
为此,本文就在西安市部分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走访了许多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和高中在校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对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广泛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三个内容:第一,采用文献法对新课改的目标和基本概念进行介绍,阐明了新课改的特征。第二,对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衔接状况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第三,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结合这次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衔接状况研究,根据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显的问题,以及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应资料、理论的整理与提炼,对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从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为教师提供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提供崭新的思路和参考,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并指导学生能尽快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