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814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利益相关者
【答案】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枚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相关。换言之,利益相关者是在一定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弗瑞曼《战略管理一一利益相关者方式》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广泛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分析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伦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2. 职务轮换
【答案】职务轮换是指通过横向的变换,使员工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职位以扩展其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专业分工过细带来的弊端,使员工有机会承担多种工作任务,学会多种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使员工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情况,培养更广阔的工作视角,为员工今后的发展和升迁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培养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3. 变革型领导
【答案】(1)变革型领导的定义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个人魅力对追随者进行个人关怀与智力上的开发,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2)变革型领导的特点①具有领袖魅力,能够提供愿景规划和组织使命,灌输荣誉感,赢得尊重和信任; ②具有感染力,能传达高的期望,使用各种方式强调努力,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重要目标; ③具有智慧刺激的技能,能够激发智力、理性和深入细致的问题解决活动; ④拥有个性化关怀,能够关注个体,对不同员工不同对待,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建议。
4. 知识工资
【答案】知识工资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公司需要做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要贯彻这项计划,公司必须有一套高度发达的员工评估程序,必须明确工作岗位,这样工资才可能随着新工作的增加而增加。
二、简答题
5.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说明金钱的激励作用。
【答案】(1)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金钱的激励作用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需要,其他三项属高层次需要。当某人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会占据主导地位,个体需要会逐层上升。
从激励的角度看,没有一种需要会得到满足,但是要得到部分满足时个体就会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当人的需求处于生理、安全层次时,金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而当人的需求处于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时,金钱的激励作用减弱。
(2)根据公平理论分析金钱的激励作用
公平理论认为员下首先要思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和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相比较,如果员工感到自己的与他人的相同,则为公平状态; 不同则产生不公平状态。当产生不公平感时员工就试图去纠正。
根据这一理论,当用金钱去激励员工时,员工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比与他人作比较,如果高则会觉得公平,金钱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使员工感到公平。但同时要注意,金钱的绝对数额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金钱的相对数额。也就是说,员工在关注个人所得的情况下,同时会关注他人的所得。从这个方面来考虑,金钱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此外,奖励一个部门的全体员工比只奖励其中几名员工的激励效果更有效。
6.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统计性标准
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本企业的历史统计,也可能来自其他企业的经验; 据此建立的标准,可能是历史数据的平均数,也可能是高于或低于中位数的某个数,比如上四分位值或下四分位值。
(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下作的质量和成果都能用统计数据来表不,也不是所有的企业活动都保存着历史统计数据。对于新从事的工作,或统计资料缺乏的工作,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利用这种方法来建立工作标准时,要注意利用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大家的判断,给出一个相对先进合理的标准。
(3)工程标准
严格地说,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比如,机器的产出标准是其设计者计算的在正常情况下被使用的最大产出量; 工人操作标准是劳动研究人员在对构成作业的各项动作和要素的客观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消除、改进和合并而确定的标准作业方法; 劳动时间定额
是利用秒表测定的受过训练的普通工人以正常速度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某个(些)工序的加工所需的平均必要时间。
7. 网络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网络结构主要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1)它在构成上是“由各工作单位组成的联盟,而非严格的等级排列。”这些工作单位相互依赖,在关键技术和如何解决难题卜相互帮助。它们的地位与核心机构平等。核心机构只选择与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设计各部分共享的组织基础,创造促成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保证各部分的相互合作,而各项工作则由各工作单元来完成。
(2)企业成员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网络中的工作单元可能是稳定的,但单元之间的关系则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项目而设计的。一旦项目完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则可能需要重组。由于企业活动的项日及其进展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网络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3)企业成员在网络结构中的权力地位不是取决于其职位(因为职位大多是平行的,而非纵向排列的),而是来自他们拥有的不同知识。“在层级组织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你的权力。在分权的网络化的组织中,你的权力来源于你了解的知识和你认识的人。”
三、论述题
8. 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案】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和预算,如图所示。
图 计划的层次体系
(1)目的或使命
它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是决定此组